人算不如天算?为何说苏联划给哈萨克斯坦大片领土是作茧自缚?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谁能想到当年苏联一场领土棋局,却是令后来解体的苏联“损失半边天”!

哈萨克斯坦到底多重要,令人直呼当年苏联的棋局是给自己留了巨大后患?

苏联vs哈萨克斯坦

苏联对哈萨克斯坦的领土“慷慨”背后,实际隐藏着地缘政治算计。1925年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时,领土远未达到今日规模。

尤其是在斯大林时代,苏联刻意将乌拉尔斯克州、图尔盖州、阿克莫林斯克州等俄罗斯人聚居区划入哈萨克斯坦。

彼时的目的很简单,便是要通过改变人口结构对哈萨克斯坦实行永久控制

在苏联中央的计划中,随着俄罗斯族人口持续增加,哈萨克斯坦将像乌克兰一样逐渐被同化。

为此,苏联在数十年间向哈萨克斯坦北部大规模移民,尤其通过1950年代的“处女地运动”,成千上万俄罗斯农民被迁往哈萨克草原开垦。

而人口数据的变化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成功,一直到1989年,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比例高达37.8%,仅比主体民族哈萨克族39.7%低两个百分点,甚至在北部诸州,俄罗斯族更占绝对优势。

甚至在1991年12月16日,当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时,它成为最后一个离开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这个时机极为巧妙,仅仅9天后,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

更富戏剧性的是人口结构的逆转。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立即启动“人种反换血”工程,通过《移民法》鼓励俄裔回国,同时号召境外哈萨克人回归故土。

短短数年间,人口比例发生根本性变化,哈萨克族比例升至68%,俄族则降至约20%。

迁都行动成为巩固领土的关键一步。1997年,纳扎尔巴耶夫将首都从阿拉木图北迁至阿斯塔纳(今努尔苏丹),而这一被喻为“天子守国门”的举措,直接震慑北部亲俄势力。

所以当2014年俄罗斯议员尼科诺夫声称哈萨克北部是“俄罗斯领土”时,迎接他的是哈萨克官方的强硬回击。

但是这资源却是“可遇不可求”了。

哈萨克斯坦的资源太丰富

苏联军事实力厉害,有目共睹,而这其中哈萨克斯坦却是能占半边天,苏联的核基地,能源心脏就在哈萨克斯坦。

早在1911年,里海东岸的马卡特油田已喷涌出日均2000桶原油。苏联地质勘探队在此后三十年持续扩张,最终圈定田吉兹、卡沙甘两大世界级油田。

田吉兹油田可采储量26亿吨,含硫原油如黑金般粘稠,需特制管道运输。而另外的卡沙甘油田地质储量480亿桶,单井日喷油量相当于150节油罐列车。

1990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年产量达2540万吨,占全苏12%,输油管道如血管般连接着乌拉尔工业区的炼钢炉。

而乌拉尔河两岸的油田、卡拉干达的煤矿、巴尔喀什的铜矿被整合为“中亚工业联合体”

彼时莫斯科的精密计算便是只要掌握加盟国的经济命脉,这片2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永远是中央的提线木偶。

另外这哈萨克斯坦是苏联的粮仓。

因为地表是连片的黑土带,所以被誉为“北半球粮仓”,加上地下则涌动着无尽的财富,全球级的铀矿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蕴藏、宝贵的各种金属矿产。

所以这哈萨克斯坦可以说它不仅仅是粮仓,更是驱动苏联工业运转的能量核心,如果失去哈萨克斯坦,那苏联的经济根基必遭重创。

当然,能源丰厚,农业发达之外,最是令苏联满意的关键也是哈萨克斯坦的地缘位置。

只得说,苏联将核基地设置在哈萨克斯坦终是有其考量。

哈萨克斯坦漫长的南部国境线与我国新疆接壤的区域尤为关键,也是因为地缘关系,直接构成了苏联隔离南亚次大陆地缘影响的“隔离墙”。

冷战时期,这里是美苏对抗的前哨,严密监控着潜在渗透路线的同时,牢牢扼守住通往中亚其他加盟国和苏联高加索后院的通道。加上苏联在此部署了大量雷达、防空导弹基地和精锐边防部队,便成为苏联抵抗外敌的防线。

尤其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哈萨克斯坦直接成为苏军后勤补给、兵力轮转和伤员后撤的核心中转站。

更是在此设立拜科努尔航天城,这使其成为发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卫星最理想、最安全的窗口。

它直接关乎苏联的太空竞赛能力和核威慑投送平台的可靠性。即使今日,它仍是俄罗斯维系航天大国地位的最后一张王牌。

还有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广达1.85万平方公里的试验场,是苏联核武库诞生的摇篮。450多次核试验在此进行,近乎苏联核试验总数的60%。

所以如何看这哈萨克斯坦都“掌握”着苏联大部分资源,甚至可以看作是支撑苏联发展的关键支柱。

这也是为何说苏联当年划分领土时,未曾料到这一决策将成为套在俄罗斯脖子上的枷锁。

甚至因为哈萨克斯坦独立使俄罗斯丧失中亚腹地,被迫接受美国等势力进入传统后院。

如今哈萨克斯坦铀矿供应全球核电站,石油管道直通中国西部,这片土地的资源与地缘价值已与苏联时期截然不同。

更致命的是北哈地区,那片1954年被划入哈萨克斯坦的黑土地,居住着近400万俄语人口,距离莫斯科仅2000公里。这块苏联眼中的边疆缓冲区,瞬间成为北约东扩的前沿阵地

且在苏联解体十年后,哈萨克斯坦石油探明储量突破39亿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三线穿境而过。

2023年中哈石油管道突破1.5亿吨输油量时,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出口量却跌至1991年来最低值。

而那块被赫鲁晓夫当作粮仓划出的黑土地,如今成为“一带一路”北线枢纽,2022年哈中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

只得说,一切都早已变了天,而当年的苏联划分割地,也怕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参考资料:

曾是苏联核试验场,产铀大国哈萨克斯坦公投决定建核电站——澎湃新闻

走进哈萨克斯坦,感受“远近亲疏”——环球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历史   哈萨克斯坦   苏联   作茧自缚   领土   大片   俄罗斯   俄罗斯族   乌拉尔   中亚   哈萨克   核试验   粮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