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创立理想汽车,李想只有34岁。
他却说,“这大概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了。”
世事变幻莫测,技术层出不穷,谁能说得准?这就“最后一次”了?
10年过后,在理想汽车前方,也展现出此前难以意料的前景。
这番景象拥有丰富的可能性、巅峰的挑战难度,自然也有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足以让所有创业者为之心动。
那就是——AI(人工智能)。
十年前,李想希望结合自己的互联网经验和汽车经验,从根本上去改变汽车,但是初期,人工智能技术路径并不清晰,所以只能做汽车的智能化。
如今,人工智能路径逐渐清晰,李想也把终极目标定义为“打造硅基家人”。他的“最后一次创业”,乘上AI大潮,确实有绵长的生命周期。
李想为理想汽车规划了明晰的AI演进策略,也在当前研发和产品中打下地基:打造人工智能助手APP理想同学,开源了操作系统星环OS,成立单独团队研发基座大模型……
在理想汽车的平台继续创业,也体现了李想对于商业组织的理解。
乔布斯创立的苹果、任正非打造的华为,为什么能在多个赛道穿梭,为什么能打通软件、硬件,为什么能穿越技术周期……
因为,伟大的企业家,他的作品不是产品,而是他打造的组织。
当然,李想用了多次创业才理解这点,同时也还走在实践的路上。
01
从树木到森林
“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选了一个非常垂直的领域。虽然你做得很好,但某种程度,你可能为了一棵树,错过了一个森林——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在回顾自己创业生涯时,李想如此总结。
所谓“树木”,其实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在创立理想汽车之前,他种下了两棵“大树”。
1997年,16岁还在读高二的李想,利用暑假创办个人网站——显卡之家,发布显卡相关资讯。
那个时候李想就对用户行为有敏感性,他认为消费者会在早上浏览新闻,因此要在此前更新网站。
李想每天凌晨4-5点便开始更新网站内容。
仅3个月内,显卡之家网站日访问量从200激增至7000,广告收入也水涨船高,高考前李想已入账10万元。
2000年,“显卡之家”正式更名为“泡泡网”,并在2001年正式开始泡泡网的商业运营,业务从显卡拓展为IT全品类评测,李想依旧负责最核心的产品——内容。李想23岁的时候,泡泡网年收入超2000万,估值破2亿,成为中文IT垂直网站的领跑者之一。
这是李想第一次创业。无论是“天生产品经理”还是“野生产品经理”,李想当时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对于产品的把控,就已经有超出同行了。
只是IT评测这一赛道,迅速饱和。李想凭兴趣进入的行业,很快到顶。而且,在泡泡网,李想也一度遭遇巨大的管理危机。2003年,曾经有一半的编辑辞职。这让李想开始反思,怎样的组织才能保持稳定高效。
2004年下半年,李想二次创业,选择了汽车网站这一方向,成立汽车之家。
作为1号位,李想负责整体战略,但他也把控内容创造及产品开发。
他依旧是从用户需求和体验出发,打造汽车内容产品。汽车之家的汽车资讯最快,发布会无论多晚当天出稿;汽车之家的车型库最全、最准、最快、最标准化,消费者用起来很方便。
车型库产品就类似于理想汽车的汽车产品——李想曾经表示,如果一个公司内部人士都不用、不爱用这个产品,别人也不会用。
车型库首先得到了汽车之家的编辑们的认可,外界用户自然也就爱用。
除此之外,李想注重网站用户体验,他每天都在盯着网站的更新,网友有什么需求,网站就做怎样的改进。
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汽车之家绝对不做文章标题链接跳转进入专题,在专题页再度点击文章标题链接才能阅读的设置。
虽然,这样的设置能给专题引流,但是让读者需要二次点击才读到自己想读的文章,体验并不好。
除了持续发挥了把握需求、打造产品的优势,在汽车之家,李想还找来了总裁秦致,并在他的帮助下提升商业组织的搭建和运营。
李想自己也说,随着秦致的加入,“我进一步领悟到了更高级别的管理真谛。作为领导者,并不需要事必躬亲,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管理者,并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认知、协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但汽车之家的后期,主创团队也掉进了资本陷阱,痛失主控权。这为李想后来创立理想汽车积攒了经验和教训。
汽车之家也是一棵“苍天大树”。2015年,汽车之家净利润达到11.031亿元人民币,是中文汽车网站中盈利能力的翘楚。
在控制权旁落之后,李想计划第三次创业。
2015年7月,李想创立理想汽车。
在这里,李想打磨的战略思考能力、产品打造能力、打造运营智能组织能力全面爆发。
不过,外界有深刻感受的,还是他作为“超级产品经理”打造出来的一个个爆款。
打造首款车理想ONE时,李想没有囿于现有的技术路线,而是从用户底层需求出发,另辟蹊径,开创了增程品类,用用户、行业从未想到过方式,实现了纯电驱动的体验,超越了竞品。
理想ONE突出体现了李想的产品思维
到L系列时,李想更是“创造需求”,以“冰箱彩电大沙发”打造了前所未有的家庭出行空间体验。
打造纯电MPV MEGA时,李想和团队颠覆既往MPV的造型,打造了全球最低风阻的MPV,以及最为简洁的车身线条——背后,是他们对于家庭MPV用车根本需求的把握,要空间,还要续航,就必须有最低的风阻。
理想汽车的这些产品和体验,和李想在做泡泡网、做汽车之家时的举措,遥相呼应,异曲同工,也是推动理想汽车成功的最直接要素。
2022年,理想汽车年收入突破百亿规模;2023年,营收突破千亿规模,正式迈向从1-10的全新阶段。
02
从汽车到AI
2024年底,李想搞了一个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和其他所有车企老板的发布会都不同。
当年12月25日,李想在线上做了一场AI Talk访谈,像个自媒体博主,直接面向大众,讲述了对AI的看法,以及理想汽车如何转型为一个人工智能企业。
2025年5月,李想又做了理想 AI Talk 第二季,再度讨论AI及AI在辅助驾驶、智能驾驶和汽车上的应用思路,特别是剧透了理想汽车正在打造的VLA(视觉、语言、行动)大模型。
AI是当今世界最火热的创业赛道,引发了无数的想象和关注,那么李想做AI,是随大溜吗?
从李想对于AI实现的预判和拆解来看,他无疑认同AI将带来的巨大变革,但是他绝对没有冲昏头脑,完全没有想要一蹴而就的心态。
李想尝试研判AI的终局,仔细丈量和现实的差距,继而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
举例来说,在关于理想汽车是否做机器人这件事上,李想回答说,100%是要做的,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李想如此笃定?
在AI的创业大潮中,不少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吸引了巨大的关注,但实际上大多还是做秀的产品。
Meta首席AI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已经数次炮轰人形机器人。最近,他又再度发言说,“人形机器人的惊艳演示背后,藏着一个行业的集体幻觉”。
在国内,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也犀利指出,“现在是个人形机器人就会翻跟头,但商业化在哪里?可能的客户在哪里?高校买回去做研究、央企买回去做前台展示,都不是理想中的商业化路径。”
前图森联合创始人侯晓迪也表达过激烈观点:“凡是拿两条腿儿(机器人)出来卖的都是骗子。”
李想的解释则更为具体——“如果我们连L4级跟自动驾驶的汽车都解决不了,怎么去解决更复杂的?因为车是个无接触机器人,而且道路是标准化的,包括道路上的提示和参与者都是标准化的,而且每个人都受交通规则的训练,我觉得这已经是最简单的机器人了,如果车没法实现,其实其他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非常有限的。”
机器人是终局,但是通往终局的过程,还隔着万水千山,还需要万事俱备,必须等到东风。
在理想汽车过去的经历中,我们能经常看到李想对于“时点”的把握:
理想首款纯电产品理想MEGA
李想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其实,看清未来的方向并不是那么难,但是踩准新技术应用的时点,才是更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
如今,汽车工业已经驶入AI这个没有航海图的领域,一个能够在迷雾中寻找航线的“老船长”,更有机会带领团队走上正确的道路。
03
永远无知,终身成长
“跟30年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们就是一无所知。”被誉为互联网先知的凯文·凯利,下过如此论断。
他的意思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流动,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好。
这意味着我们永远处在“无知”状态,刚学会一个东西,它又升级了。
凯文·凯利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终身学习,不断学习。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同样如此。刚打完燃油车的仗,又要打电动车的仗,接着打智能车的仗,后面可能还有无数的仗要打……
理想开源了自研的操作系统星环OS
应对之策,和凯文·凯利对个人的意见是一样的。组织也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
李想一直在微博置顶的一个帖子,就是讨论理想汽车的核心驱动力。
他说,“我们核心的驱动力只有两个字:成长。理想汽车的组织使命是:掌控自己的命运,挑战成长的极限。成长才是我们的驱动力,每一个业务、每一个人才、每一个团队都要成长,不能停下来。”
对于李想而言,过去多次创业,每次都是不同领域——从IT产品内容,到汽车内容,再到造车,再到AI。如果李想没有超强的学习能力,绝对没有机会在这些领域创业成功。
AI正在重塑汽车。但是,没有人现在就知道,该如何打造AI+汽车的产品,什么时候可以做出无人驾驶,硅基家人什么时候能够走进家庭;也没有人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算法,什么样的硬件,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会遭遇怎么样的社会伦理问题,乃至法律问题……
这一切,都需要保持学习习惯,并且善于学习的人和组织,持续不断地探索,去尝试,甚至去自我颠覆,一点点夯实地基,向上搭建AI的世界。
如那句大俗话所说的,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