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宋清辉:长期向好!A股或将进入更长期“健康牛”通道

展望未来,A股能否稳步迈入“健康牛”,关键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硬科技”的盈利兑现能力,二是资本市场制度的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若能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无疑将会带来实质性的盈利增长,进而为市场提供可持续的上涨动力。同时,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信息披露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也将为市场提供更加健康的土壤。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

【沪港通锦囊】A股或将进入更长期“健康牛”通道

10月28日,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这是自2015年8月19日以来,沪指时隔十年重回4,000点之上。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跨越,更是信心的重建和市场结构深刻变革的象征。

在笔者看来,A股时隔十年再次突破4,000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不同于十年前的「杠杆牛」,如今的上涨更多来自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重心逐步转向科技自主创新、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这些行业当前正成为推动A股结构性牛市的核心力量。

现时「结构牛」特征显著

回顾2015年,当年那一轮行情主要是由杠杆资金推动的「配资牛」。当时场外配资规模迅速扩张,融资融券余额高企,市场情绪异常亢奋,估值水平显著偏离基本面,最终因杠杆资金集中去杠杆而引发剧烈调整。而本轮行情的驱动力截然不同,它更多依赖企业盈利能力和产业前景。

笔者注意到,以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硬科技」板块,当前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同时资金流向亦更集中于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显而易见,这种结构性分化,使得A股市场更加理性,估值体系也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A股市场并非「全面牛市」,而是「结构牛」特征显著。笔者观察到,当前,传统周期股和部分低估值板块虽偶有反弹,但缺乏持续性,而代表未来经济方向的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业却持续受到资金追捧。

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正在从以往的「题材驱动」转向「科技驱动」「业绩驱动」。这种转型标志着中国股市的成熟度提升,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资本化体现。

长期向好 短期或面临震荡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沪指突破4,000点后,市场短期内可能面临一定震荡。一方面,4,000点作为重要心理关口,部分获利资金可能选择兑现,从而引发短期调整;另一方面,技术指标在快速上涨后存在回调压力。但是,从中长期看,只要经济基本面稳健、产业创新持续、政策导向明确,市场震荡反而有利于夯实基础。笔者认为,健康的牛市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反覆震荡中不断积聚力量。

展望未来,A股能否稳步迈入“健康牛”,关键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硬科技”的盈利兑现能力,二是资本市场制度的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若能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无疑将会带来实质性的盈利增长,进而为市场提供可持续的上涨动力。同时,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信息披露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也将为市场提供更加健康的土壤。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中国韧性》。本栏逢周一刊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财经   经济学家   通道   健康   宋清辉   市场   杠杆   资金   结构   科技   笔者   资本市场   股市   牛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