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上,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团队,共同推出“做飞机”航空科学课程,开创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范式。展会上,国产大型客机C919科普模拟舱成为全场焦点,吸引不少观众体验。
本届教博会为期三天,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教育改革前沿问题,集中展示千余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本届教博会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将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全方位展现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力量。

201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应运而生,开启了我国教育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共享的新篇章。十年来,累计展示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近万项,吸引超百万参与者,已成为引领教育创新的“风向标”、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连心桥”、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以及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
在教博会发布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团队,共同推出“做飞机”航空科学课程。这套创新课程通过高仿真教具与沉浸式实践,搭建“可感知、可操作”的真实场景,贯通“小—初—高”全学段,开创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本次教博会特别引入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科普模拟舱成为全场焦点。该模拟舱复刻真实驾驶舱,操纵杆、仪表盘、操控台等一应俱全,让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飞行控制系统,感受航空工程的精密与魅力。这一实践场景不仅打通了航空科技与基础教育的壁垒,更将“国之重器”的科技成就转化为生动的育人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商飞特别派出飞行员参与课程实施。在教博会现场,他们带领中小学生进行模拟飞行,实现“专家带飞”。“这是我们首次将专业飞行培训经验融入基础教育,看到孩子们在模拟驾驶舱内专注的眼神,我们倍感振奋。”一位有着丰富飞行经验的飞行员表示。
据北师大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教博会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将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此次教博会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等八大领域,涵盖五大板块,即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系列论坛、工作坊、路演活动的配套活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与活动,为教育创新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本届教博会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会内会外联动”的持续性创新生态,通过“云上教博会”数字化平台,持续开放精品课程资源、创新成果案例与专家讲座内容,定期组织主题研讨、地方巡展与校园沙龙,让创新成果突破时空限制,在更广范围内生根发芽。

据悉,今年教博会首次设立“创新项目投融资对接区”,构建起“展示—对接—孵化—推广”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教育科技项目搭建与资本对话的桥梁。第七届教博会教育创新成果路演大赛以“教育+AI”为核心赛道,设立学生成长、教研教学、校园管理三大赛道,为优质成果从创意走向市场一站式赋能。
为推动教育创新成果持续转化、深度融合,教博会建立了创新成果数据库与专家资源库,开展成果应用追踪与效果评估,确保优秀成果能够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国际资源”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打造“永不落幕的教育创新共同体”。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