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内存和SSD,4K5预算你会为酷睿 Ultra 5 225F搭配哪些全新硬件?

目前的内存条和SSD价格仍旧属于高位,所以当下装机就先沿用以前购买的内存条和SSD,不过在SSD产品中,有些品牌同容量的满血版PCIe4.0 SSD和PCIe5.0 SSD价格差异在200元以内。如果是刚需购买PCIe4.0 SSD且主板支持PCIe5.0的话,可以考虑加价选购PCIe5.0 SSD。


BIWIN佰维X570pro高速PCIe5.0固态硬盘NVMe协议TLC颗粒独立大缓存 ¥799 购买

虽然我这篇文章里限定了处理器是英特尔酷睿Ultra 5 225F,但各位可以结合自己的预算、实际的使用场景以及实际需求去选购对应的处理器,比如1K预算,除了酷睿Ultra 5 225F外,还有酷睿Ultra 5 225和酷睿Ultra 5 230F可选;1.5K内预算除了既有酷睿Ultra 5 245K/KF可选,也有酷睿i5-14600KF可选。如果用英特尔酷睿Ultra 5 225F装机,4K5预算不包含内存条和SSD,你会搭配哪些全新在售配件来进行组装?

在选定CPU后,不管你有没有选定的主板品牌,我都建议你先去看看板U套装价格,然后对比单独购买CPU、主板的价格,再决定如何购买,能省个一二百来选购其他硬件也不错。

在全新盒装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中,最早在某大型电商平台自营店降到千元以下的型号就是英特尔酷睿Ultra 5 225F,目前的价格已经降到了千元以下(999元),性价比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更适合那些对于内容创作有较高需求但预算不高又想要体验酷睿Ultra 200S系列全新AI NPU的用户,另外发热低、性能强的特性也成为了一些ITX主机用户的首选。

对我而言,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最大的变化就是全新AI NPU的加入、iGPU架构升级以及全系原生支持雷电,当然还有在功耗与散热方面的优化提升。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既可以通过NPU提供AI加速功能,又可以与Intel Xe核显联合进行AI加速,进而提供更高的AI性能,对于AI相关内容创作的效率方面会有一定的辅助提升,这也是一些用户会选择酷睿Ultra 5 225F搭配intel锐炫系列显卡的直接原因。

在硬件规格方面,基于Arrow Lake-S 架构设计的酷睿Ultra 5 225F采用6个性能核(P核)+ 4个能效核(E核)的10核10线程设计,其中性能核基础频率为3.3GHz,最高睿频可达4.9GHz;能效核基础频率为2.7GHz,最高睿频可达4.4GHz。酷睿Ultra 5 225总体峰值 TOPS(Int8)为19,NPU 峰值 TOPS(Int8)为13,为多任务并行处理与AI相关性能提供了保障。对于缓存的部分,酷睿Ultra 5 225F的L2缓存为22MB ,L3缓存则为20MB。

电脑CPU,15代酷睿处理器Ultra5、Ultra7、Ultra9盒装 ¥1510 购买

对于选购酷睿Ultra 5 225F的用户,绝大部分人会在H810M和B860M主板之间进行选择,当然不是说Z890M和Z890主板不能选,只是它们在价格方面会更高一些。前面也提到,酷睿Ultra 5 225F原生支持雷电接口,对雷电接口有刚需的用户可以考虑选择(二手)自带雷电接口的Z890主板,如果对USB4接口有需求,直接在B860M主板进行选择即可。


我这里搭配的是一年免费换新、质保四年以及支持个人送保的iGame B860M ULTRA,白色机身设计也比较适合想要搭建白色主题主机的用户。这款主板的亮点有以下几个,

一是12+1+1+1相强化供电设计(Dr MOS 60A)在同价位产品中比较突出,甚至比某些Z890主板规格要高。

二是支持双通道DDR5-9200(OC) MHz内存条,超频性能不错。

三是iGame B860M ULTRA提供了3个m.2插槽而不是2个,对于我这类需要安装3块m.2 NVMe SSD 的用户来说会更为实用,3个m.2插槽包含了1个PCIe 5.0 x4 M.2 SSD插槽和2个PCIe 4.0 x4 M.2 SSD插槽。

四就是iGame B860M ULTRA提供1个后置USB4 40Gbps Type-C接口,这个接口支持视频输出,最高支持 4K 60Hz 的分辨率。iGame B860M ULTRA搭载瑞昱RTL8125BG 2.5G有线网卡和BE200 WiFi 7无线网卡,支持蓝牙5.4,属于中高端主板标配。对于内置的BE200 WiFi 7无线网卡,自然是需要搭配WiFi 7路由器才能更好的发挥性能,从而大幅提升数据传输性能,更高的满足了游戏玩家对高带宽、低延迟的无线联网需求。

另外iGame B860M ULTRA这个前置Type-C插槽规格是USB 3.2 Gen 2x2(20 Gbps),同时支持PD3.0 @60W,可以满足支持PD3.0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充电需求,已经算是七彩虹主板的一大卖点。

CPU和主板已经确定了,那就来看内存条的选择。正常来讲,我选购内存条的顺序是内存容量大小>所用颗粒>内存频率>品牌售后>价格。在内存条价格合理的大前提下,我们首先需要结合实际使用场景来决定是选择32GB套装、48GB套装还是64GB套装甚至更高。内存颗粒跟实际超频性能有一定关系,比如原厂海力士A-Die颗粒、(新)M-die颗粒超频性能就不错,在CPU、主板支持范围内,内存频率正常来讲是越高越好,但它也会跟价格直接挂钩,所以一般也没有必要直接选择支持的最高频率,比如iGame B860M ULTRA最高支持DDR5-9200(OC) MHz,可以考虑选购8000MHz、8200MHz或是8400MHz的内存条。如果主机是用来内容创作,可以直接考虑48GB套装DDR5 8000内存条。

我这里搭配的是光威天策DDR5 6400 32GB套装(16GB×2),采用的是海力士A-Die颗粒。这是一款不带灯的马甲条,采用了一体冲压成型的白色铝合金散热马甲设计,表面设计有一些纹路,提升了美观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散热面积。光威天策 DDR5 6400 CL32散热马甲设计中规中规也不突兀,顶部采用了平整式设计,不会对散热器的安装造成影响。

光威天策 DDR5 6400 CL32支持On-die ECC智能纠错功能,通过内置加强版PMIC电源管理芯片、选用严选超频强的海力士A-Die高性能颗粒为超频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证。光威天策 DDR5 6400 CL32时序为CL32-38-38-90,电压为1.35V,低时序可以带来更低的延迟。

散热器这方面的话,选择风冷散热器还是水冷散热器就看你个人喜好,需要留意的点无非就是最大解热功耗、设计、价格以及品牌售后。而对于选择风冷的用户,还需要留意的一点是会不会跟内存条安装存在冲突。我这里搭配的是风冷散热器银昕SilverStone FM620,这是一款双塔六热管风冷散热器,最大解热功耗250W,散热性能对于低功耗的酷睿Ultra 5 225F来说绝对够用。

银昕SilverStone FM620体积为120mm(长)x126mm(宽)x155mm(高),体积不算大,这个155mm高度能够兼容一些紧凑型M-ATX机箱,长度也不会影响到显卡的正常安装。

银昕SilverStone FM620自带一个ARGB风扇和一个无光风扇,可以调换位置来实现无光与炫彩的配置切换,默认ARGB风扇安装在了外侧。自带的两把风扇为12厘米风扇,均采用9扇叶和液压轴承设计,支持PWM。除去灯光的部分,其他硬件规格相同。风扇转速为800~1800士10%RPM,风扇风量为26.1~64.8 CFM,风扇供电接头为标准4PIN PWM,幻彩ARGB风扇自带5V~3PIN接口。

当年市面上用酷睿Ultra 5 225F装机的配置中,常见搭配的显卡就是皮衣男家的RTX5060,也有人会选择搭配RTX4060或是RTX4060Ti,还有人会选择搭配RTX30系显卡,比如RTX3060、RTX3070等等,目前三风扇版本的RTX3070(8GB显存)价位也就是在1800左右,只不过RTX30系一般都会被默认全矿卡,二手市场想要选购到一张非矿卡不太容易。

我这里搭配的是蓝戟锐炫A770 Photon,这款显卡目前仍旧在售,有8GB和16GB显存版可选,我这里的是16GB显存版,而且是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联名款。蓝戟锐炫A770 Photon采用了3个11片扇叶、90毫米且支持智能启停技术的帆翼风扇设计,风扇四周采用了类似编织工艺设计,辨识度很高,导风罩则是采用了三面全包设计并与背板相连接。

蓝戟锐炫A770 Photon除了三把内置风扇外,在内部沿用了5根镀镍散热管搭配高密度散热鳍片设计来进一步提升散热传导效率,为显存、电感、MOS管等不同元件提供良好的散热性能。供电接口方面,蓝戟锐炫A770 Photon采用了8PIN+8PIN供电接口设计,一些大功率老电源用户无需更换电源。供电接口右侧就是设计有蓝戟logo的LED显示屏。

视频输出接口方面,蓝戟锐炫A770 Photon提供了3个DP2.0接口和1个HDMI 2.0接口,接口数量和种类可以满足当下外接多个显示器的需求。

蓝戟锐炫A770 Photon采用了台积电6nm工艺的ACM-G10芯片,配备32个Xe内核、512个执行单元和32个光追单元,显存为256bit位宽的GDDR6,显存带宽为512GB/s,支持Resizable BAR、支持光追。

对于电源选购的部分,正常来讲,电源瓦数的选择是按照主机整机每个硬件的(最大)功率加和进行选购,如果涉及到超频的话,需要对应提高电源瓦数。对这台主机而言,电源功率在650W就可以,实际日常使用的话,我会选择750W及以上规格的80PLUS金牌电源。目前主流电源基本都是全模组设计的ATX3.0或是ATX3.1电源,不同品牌同一功率电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硬件规格、转换率及价格方面。电源的部分可以考虑部分二手品牌,同样的预算可以购买更大功率的电源。

对于硬盘选购方面,老生常谈的部分就是以下几点,

一是如果三四年内没有打算升级板U的计划,那就根据主板和CPU规格选择对应规格的m.2 NVMe SSD,比如B860M主板已经标配PCIe 5.0 M.2插槽,你可以选择PCIe 5.0 SSD也可以选择PCIe 4.0 SSD。但H810M主板只标配了PCIe 4.0 M.2插槽,没有必要选购PCIe 5.0 SSD。

二是优先选择TLC颗粒的SSD,除非是同规格下,QLC SSD价格与TLC价格相差很大,比如2TB版相差在300及以上。目前一些品牌存在TLC颗粒、QLC颗粒混卖的情况,尤其是遇到没有明确标识TLC颗粒的品牌,一定要问清楚后在决定是否购买。

三是选购无缓存版M.2 NVMe SSD还是自带缓存版的M.2 NVMe SSD,是否选择自带散热马甲的SSD,除了看个人喜好、个人预算外,还要看具体品牌具体型号。

我这里搭配的是采用国产方案的2TB版光威PCIe 4.0弈系列SSD,即采用了长江存储晶栈Xtacking3.0架构TLC闪存颗粒与联芸方案主控,售后方面则是提供了五年质保服务。光威PCIe 4.0弈系列SSD采用标准M.2 2280规格设计,不带散热马甲。

光威PCIe 4.0弈系列 SSD 2TB版采用的是无DRAM+HMB方案,主控是高性能主控联芸(Maxio)MAP1602A,支持PCIe4.0 x4 NVMe 2.0、支持第三代Aglie ECC(4K LDPC)纠错技术、支持2400MT/S数据处理能力等,可以实现释放满血PCIe 4.0的数据传输性能。

光威PCIe 4.0弈系列 SSD 2TB版支持NVMe1.4协议、支持S.M.A.R.T、TRIM、 VolatileWriteCache等功能,连续读写速度分别可达7450MB/S和6500MB/S,可以满足主流台式机、笔记本以及PS5等设备的扩容需求。


在机箱选购方面,当年市面上的机箱涵盖了几十元到千元以上价格不等的产品,品牌样式繁多,设计差异化很明显,可选范围非常广。预算有限的话,就选一款自己看的过去又能装下所有硬件的百元机箱即可。如果你对机箱更看重颜值、对可扩展性有需求或是后续硬件升级后还想要继续用,那就可以提到预算选择规格更高、自己更喜欢的机箱,比如模块化设计、支持背插安装的中塔机箱、随意安装不同硬件的全塔机箱,喜欢玩灯的话可以考虑海景房机箱,追求颜值的话可以选择白色机箱或是二次元机箱。

除了跟品牌挂钩外,机箱价格会跟材质、内部设计、配件等部分直接挂钩,比如有的机箱不带风扇,有的机箱会自带一把风扇,而有的机箱会自带5把或6把风扇,还会包含底部安装的反向风扇。

有的机箱会加入屏幕、木质材质来凸显个性化。屏幕会用来显示不同的内容,区别在与屏幕硬件规格和支持的显示的内容方式,屏幕有数显屏有LCD屏,分辨率不同,支持的功能也不同,显示效果和显示内容会有明显差异。下图中是安钛克 FLUX Pro 自带的数显屏,不支持自定义显示内容,只是用来分别显示CPU 温度与 GPU温度。

下图左侧屏幕则是ZALMAN思民Z10 DS 中塔机箱自带的15.6英寸FHD显示屏,就是作为主机扩展屏来使用,可以自行拆卸安装,也可以作为便携显示器独立使用,可玩性更高,不过机箱价格相对偏高。

至于为机箱加入木质材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机箱的逼格以及辨识度,比如下方这两款机箱,左侧是全塔机箱安钛克FLUX Pro,右侧是中塔机箱安钛克FLUX,这两款机箱黑色款前面板外框采用的是胡桃木材质,而白色款前面板外框采用白蜡木材质。

支持背插设计就是为了满足那些选购背插主板、显卡、电源用户的安装需求,可以更好的起到隐线的效果,从而让机箱内部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如果你对机箱高一些,比如在400元内,过几年硬件升级时还要继续用同一款机箱,那么可以考虑这款安钛克Flux机箱,一是自带5把无光风扇可以更好的满足内部散热需求,免去了另购风扇的麻烦;二是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搭配更加方便的走线设计以及更大更自由的安装空间,可以满足主流绝大部分硬件的安装需求,同时可以满足想要实现双冷排安装、三明治冷排安装的需求。

最后附上硬件配置单。前面我没有列出具体的电源型号和机箱型号,是因为我实际装机搭配的电源和机箱规格更高,对应全新产品的价格也会使预算总额超过4K5。下面列出的电源和机箱的部分仅供参考,100元内的机箱还有多个品牌可选,只需要确保主板、显卡、电源、散热器能正常安装就行,此外同价位下也有其他品牌电源可选。这里面想要点评的是这颗利民电源,我是在TG750和KG750之间二选一,这两款电源都是金牌全模组电源、均提供了5年质保,区别在于TG750是ATX3.0金牌全模组电源,由三仁代工,风扇支持智能启停;而KG750是ATX3.1金牌全模组电源,由九州阳光代工,风扇不支持只能启停但支持温控,而价格相差不到20元,我个人会优先选择ATX3.0电源,加上TG750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所以会选择TG750。

不管你是当下还是等明年升级主机配置或是全新装机,我都建议你提前锁定不同品牌的硬件,多多关注价格变动,遇到合适价格可以先入手,不要因为SSD和内存条价格偏高就不去看其他硬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数码   预算   内存   硬件   机箱   风扇   电源   主板   内存条   价格   插槽   颗粒   接口   性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