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适度肥胖或有益,上海瑞金医院学者研究

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是评估肥胖的常用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将BMI≥30 kg/m²定义为肥胖,但亚洲人群BMI水平普遍较低,且中国自2002年起沿用BMI 24.0 kg/m²(超重)和28.0 kg/m²(肥胖)的标准。

上海瑞金医院学者研究发现,这些肥胖指标越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且与心血管病及死亡率的关联有年龄、性别差异。老年人适度肥胖或有益。

该研究分析了4C研究中16.6万余名40岁以上成年人、中位随访10.1年的数据。 

研究发现,BMI、腰围、腰臀比越高,心血管病风险越高。校正年龄、吸烟、饮酒、运动等混杂因素后,与BMI 18.5~24.0 kg/m²(正常体重)人群相比,BMI≥28.0 kg/m²(肥胖)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增加43%。

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者,心血管病风险比腰围正常者(男、女)高34%。

男性腰臀比≥0.95、女性腰臀比≥0.90者,心血管病风险比腰臀比正常者(男、女)高31%。 

而这些指标与全因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存在“最佳阈值” ,而且这一“最佳阈值”存在性别差异。

全因死亡风险最低的男性BMI、WC、WHR阈值分别为26.3 kg/m2、88 cm、0.90,女性则为25.4 kg/m2、83 cm、0.85。

研究发现,肥胖指标与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的关联随年龄增长显著变化。

整体而言,肥胖指标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其与心血管病、全因死亡的关联强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且男性的减弱幅度大于女性。

对于80岁及以上人群,BMI、腰围、腰臀比升高不再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相关,反而呈现风险下降趋势。

研究者指出,在老年人群中,适度的脂肪堆积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这与老年人肌肉流失、营养储备需求增加等生理特点相关,也提示针对老年人的肥胖管理需区别于中青年人群。 

研究者认为,现行中国BMI肥胖标准(≥28.0 kg/m²)可能过高,而研究发现的“最佳阈值”(男26.3 kg/m²、女25.4 kg/m²)更贴近国人健康风险实际,可为修订肥胖诊断标准提供参考,另外,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制定差异化的体重管理目标,如对年轻男性应更早干预肥胖以降低长期心血管病风险,对老年人则需避免过度减重导致的消瘦风险。

来源:4C Study Group. Revisiting obesity threshold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risk in Chinese adults: Age- and gender-specific insights. Cell Rep Med. 2025 Aug 22. 

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刊所有文章全部免费阅读和下载!

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www.chinacirculation.org)“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养生   瑞金   肥胖   上海   老年人   有益   学者   医院   心血管病   风险   中国   腰围   阈值   杂志   人群   男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