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9日,褚时健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直到这时,褚时健才发现自己得罪了人,他在商海沉浮半世纪,才终于参透中国商业的玄机。
这个玄机支撑他直接“开大”,为子孙创下“褚橙”品牌,并让“褚橙”现在依然是热销品。
1995年,中纪委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的内容是云南烟草系统存在猫腻,专案组顺藤摸瓜,查到了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身上。
很快,褚映群被带走,他们在褚映群的保险柜中,查出12本私人账册,里面完整地记载着倒卖卷烟牟利的证据,4个月后,褚映群在狱中自杀身亡。
得知女儿死亡的消息,褚时健当众嚎啕大哭,后来他总念叨:“要是当年多抱抱映群,少盯两次生产线,也不至于会这样......”
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路上,忽视了家人,导致他自己身陷囹圄时,无人能帮,无人肯帮,无人敢帮的境地。
之后他锒铛入狱,晚年的他苦笑着摇头:“那时觉得只要把企业做好,就能对抗全世界,可体制的网,从来不是一个人能撕破的。”
直到入狱后,褚时健才想明白中国式政商关系的潜规则,他用半生辉煌来证明企业家的孤勇,最终却赔上了至亲的性命,历史早就告诉过我们:“光杆司令不与权势斗”,因为根本斗不过。
当然,这并不是怯懦,而是看透个体在体制面前的渺小,褚时健的确是天生的生意人,但那时的他缺乏圆滑,那么多人盯着他手里的“金山”,他躲不过的,只能说时也,命也!
2002年,74岁的褚时健在保外就医时不认命,选择在哀牢山上种褚橙,这次他吸收之前的经验,不再靠自己,而是培养家族的人,他让外孙女任书逸管品控,女婿李亚鑫跑市场,儿子褚一斌抓技术.......
他要求每个家族成员必须从基层做起,外孙女任书逸在仓库睡了3年行军床,女婿李亚鑫为开拓市场喝到胃出血,这种近乎残酷的历练,让褚橙避免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权力交接时,褚时健害怕会引发家族矛盾,他考虑过请职业经理人的,这样家庭成员就不用参与管理,但后来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因为他担心股份少了积极性不够,股份多了要受到攻击。
于是,他非常严厉地告诚几个后辈:“褚一斌的责任是把褚橙这个品牌撑住,撑住了,大家好点坏点,都还会过得去;撑不住了,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褚映群的死,让褚时健意识到家族的重要性,家族才是抵御资本洪流的最后堤坝,褚一斌说:“老爷子说过,家族的根要扎在土里才不会被风吹走。”
最后,褚时健选择让外孙女任书逸来管理果园,任书逸在接手果园后,也不负众望,将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得褚橙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次交接,并没有褚时健想象中艰难,对比香港郭氏三兄弟为争产对簿公堂6年,澳门何家“四房十七子”的遗产混战,褚家的团结显得尤为珍贵。
一个成功的家族企业,需要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只有家族和睦,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商业传承从来不是股权分割游戏,而是价值观的血脉延续。
复盘完褚时健的一生,突然读懂褚时健的“光杆司令论”,这不是向权势低头,而是参透我国的商业密码,再伟大的企业,都要扎根在家族的土壤里,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发优质内容享分成##褚时健#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