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您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

月满东台,心归吾乡:

这轮明月,替你把牵挂说给家人听。

当第一缕桂香漫过东台的街巷,弶港的渔港渐起暮色,大街小巷的灯火次第亮起,我们便知,中秋的脚步已悄然踏至。这座被月光与温情浸润的小城,每到此时,总藏着最细腻的牵挂——有人在灶台前熬着草鸡汤的浓醇,有人在窗台摆好敬月光的糖果拼盘,还有人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望着同款月色想起家里的暖。

中秋于东台人而言,从不是单一的团圆仪式,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情感密码。小时候总盼着这晚的家宴:刚出锅的蹲门大饼外脆里嫩,咬开时带着麦香与芝麻的焦甜;妈妈炖的草鸡汤浮着金黄的油花,配着醉泥螺的鲜、红烧肉圆的糯,一口下去全是踏实的幸福感;长辈们会郑重地摆上月饼与糖水,说“月是故乡明”,那时不懂这话的厚重,只觉得家里的月亮确实比别处圆些。

后来,我们渐渐远行,为了学业、为了工作,把身影留在了不同的城市。或许此刻你正挤在晚高峰的地铁里,耳机里循环着舒缓的歌;或许你刚结束加班,望着写字楼外的圆月发愣;或许你在异乡的出租屋里,煮着速食面却想起妈妈的芋头虾米羹。距离拉长了脚步,却拉不断心底的线,就像《圆月》里唱的,“千里明月映秋光,家书折进柳叶黄”,那些说不出口的思念,早被月光悄悄打包。

其实,家人要的从不是昂贵的礼物,而是藏在细节里的惦记。就像那位在外地打拼的东台姑娘,每年中秋总会提前寄回两盒老字号月饼,附上手写的便签:“爸,少喝点酒,记得吃大饼配茶;妈,天凉了别老惦记菜园,照顾好自己”;就像常年驻外的小伙,再忙也会在中秋当晚打个视频,看着屏幕里爸妈夹菜的手、笑着说“家里一切都好”,便觉得所有奔波都有了意义。这些细碎的问候,比任何祝福都更暖心,因为家人懂,你的牵挂从不是空话。

有位粉丝曾给我们留言:“去年中秋没回家,后来听我妈说,她和爸爸整整盼了一天,说‘说不定孩子突然就回来了’。” 原来家人的等待从不会缺席,就像东台的月光从不会辜负夜色。他们或许不会说“想你”,却会在电话里反复问“吃饭了吗”“穿暖了吗”;他们或许不会抱怨你缺席团圆,却会把你爱吃的菜一次次热好,盼着你突然出现。

这个中秋,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别让牵挂沉默。不必非要长篇大论,一句“爸妈,中秋安康,家里的大饼还有吗”就够温暖;不必纠结礼物轻重,视频里的一个笑容、随口说的几句家常,就是最好的祝福。就像歌词里唱的,“原来和思念的人相见,就是人们常说的团圆,就算月儿不圆,心亦圆”。你可以告诉妈妈,他乡的月饼再甜,也不及她煮的一碗鱼汤面暖心;告诉爸爸,外面的酒再香,也念着家里小酌的惬意;告诉长辈,你一切都好,只是格外想念他们的唠叨。

月光会穿过云层,越过山川,把你的声音带到东台的每一个角落。此刻的家里,或许草鸡汤正冒着热气,或许蹲门大饼的香气已弥漫全屋,或许长辈们正望着月亮念叨你的名字。而你的一句问候、一次视频,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团圆礼”——让他们知道,无论你走多远,心里的根永远在这片土地,在他们身边。

今夜,让我们共沐这轮东台月。给家里打个电话吧,哪怕只是听一听熟悉的乡音;给家人发条消息吧,把藏在心里的牵挂轻轻说出。因为团圆从不止一种模样,有人在身边是圆满,有人在心上亦是圆满。愿这月光照亮你的归途,也温暖家人的等候,祝每一位东台人,月满,心满,牵挂皆有回应,所爱皆能安康。

就像那句最实在的祝福:“愿我们的小家,月长圆,人长寿,岁岁长相见。”

监制丨小东 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 编辑丨小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美文   东台   中秋   家里   团圆   大饼   草鸡   家人   月光   安康   月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