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天对比:中国航天员出舱被抬着走,美国的却能站着打招呼?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4月30日13时08分,神十九返回舱顺利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随着三名宇航员被相继抬出舱后,众人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

神十九航天员安全出舱

其实在4月中旬的时候,美国也有一艘飞船顺利从太空返回了地球,最关键的是,该飞船不仅是商业飞船、6名机组人员全都是女性,还有一名是美国乐坛天后。

美国“蓝色起源商业飞船返回地球

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和被抬出舱的中国宇航员不同的是,美国这6名机组人员虽然都是女性,但出舱时却不仅不用抬着,还能站着和镜头打招呼。

神十九航天员安全出舱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不成真是美国的技术更好或是体质更强?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神舟十九号乘组自2024年10月30日发射升空后,在4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驻留183天,完成了3次出舱活动。

其中最长单次舱外作业达9小时,打破2001年美国宇航员8小时56分的纪录。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他们的工作包括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货物出舱任务,以及舱内外设备的维护调试,为中国空间站长期运行积累了宝贵数据。

反观美国“蓝色起源”的NS-31任务,本质上就是一场“太空边缘游”。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5年4月14日9时30分,搭载6名女性乘客的“新谢泼德”火箭从德克萨斯州发射,以亚轨道飞行方式抵达100公里高空,经历4分钟失重后返回地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的6名乘员中包括歌手凯蒂·佩里、贝索斯未婚妻劳伦·桑切斯等社会名流,任务目标聚焦于商业体验而非科研,全程无需承受轨道级任务的高强度辐射与生理压力。

有专业人士表示,这种短时、低负荷的飞行,对身体的冲击与坐过山车类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之不同的是,长期太空驻留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航天员在轨6个月期间,每天承受的微重力环境相当于在地球上连续倒立6个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地球上,人体约60%的体液因重力作用集中在下半身,进入太空后,体液会均匀分布至全身,导致面部浮肿、下肢变细(俗称“鸟腿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的面部肿胀正是183天体液重新分配的结果,而美国“蓝色起源”乘组人员仅经历短暂失重,体液未发生显著迁移,自然无需“消肿期”。

最关键的是,长期失重环境下,人体的肌肉会因缺乏重力刺激逐渐萎缩,骨质流失加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每月肌肉量减少约1%-5%,返回地球后需数月康复训练才能恢复站立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观美国的“蓝色起源”乘员,短短11分钟的飞行根本不足以触发显著生理代偿机制,其肌肉骨骼状态更是与常人无异,所以才能活蹦乱跳的打招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人类的大脑前庭系统十分依赖重力来感知空间方位,而在太空长期驻留后,前庭功能紊乱可能导致眩晕、站立不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宇航员聂海胜曾表示,返回地球后“感觉地板在晃动,像踩在棉花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中国宇航员相比,美国的蓝色起源乘员仅经历短暂失重,前庭系统未受持久影响,出舱后自然行动自如。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不过,面对长期驻留太空的挑战,中国航天已构建起独特的技术体系。

比如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可抵御-100℃至120℃极端温差,支持连续8小时作业,为打破出舱时长纪录提供了硬件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蓝色起源的全女性任务虽具象征意义,但其本质是“太空旅游业”的营销案例。

6名乘员通过11分钟飞行获得“太空旅客”标签,为社交媒体积累话题资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模式与SpaceX执行国际空间站任务(需数周康复)有本质区别,却因名人效应模糊了公众对航天难度的认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观中国航天,目标始终聚焦长期空间站运营与深空探测,神舟十九号任务积累的医学数据,将为未来载人登月、火星任务提供关键支撑。

航天员出舱方式的差异,本质是任务需求与人体极限的平衡结果。

美国宇航员

中国航天员用183天的坚守换取空间科学的突破,美国商业公司以11分钟的体验点燃公众热情。

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唯有尊重科学规律,才能让人类在太空探索中行稳致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需要强调是,中国宇航员被抬出舱绝非“技不如人”,而是中国航天向更深宇宙迈进的勋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人民日报2025年04月30日关于“‘龙马乘组’回家了!神十九返回全记录”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红网2021年09月19日关于“时刻知道丨航天员‘太空出差’返回地球后,为何要被抬着走?”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东南早报2025年04月15日关于“刚刚!‘水果姐’凯蒂·佩里乘坐火箭成功飞往太空,停留约11分钟后返回地球”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5年04月30日关于“神十九航天员安全出舱,返回地球后他们饮食有哪些特点?”的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科技   中美   航天员   美国   中国   航天   图片   网络   太空   宇航员   地球   起源   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