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当年在《追光吧哥哥》里又唱又跳的李茂,进了产房会变成 “哭包”?

弦子最近聊起生孩子的经历,细节戳得人鼻子发酸:顺产时李茂全程陪产,看着她疼得冒汗,自己先红了眼;孩子出生要报时间,助产师喊了好几声 “李茂”,他才从哭声里回神;等弦子生完体力不支晕倒时,他一把接住,抱着人哽咽着说 “下次不生了,不生了”。

这段故事一出来,好多网友说 “看到了婚姻最真实的样子”,但也有人忍不住担心:李茂这样哭还算好的,要是丈夫陪产吓出心理阴影咋办?

其实陪产这点特别关键:产妇生孩子时,自己疼得顾不上看周围,可陪产的丈夫是 “全程目击”—— 宫缩时产妇扭曲的表情、撕裂或侧切的伤口、擦不完的血渍…… 这些画面,对没经历过的男人来说,冲击力远超想象。
我身边就有类似的例子:朋友生孩子时让老公陪产,结果老公看到侧切缝合的场面,当场脸色惨白,后面直接晕了过去,最后还是护士把他抬出产房;还有个同事更无奈,老公陪产后留下心理阴影,好几个月不敢和她亲近,最后夫妻俩还得去做心理疏导。
但也不是所有陪产都是 “惊吓”,更多时候藏着细水长流的感动。
我表姐生孩子时,姐夫全程没敢哭,却把细节记到现在:她疼得攥紧他的手,指甲掐进肉里他没吭声;医生让他给表姐擦汗,他手抖着连纸巾都撕不开;孩子出来的瞬间,他第一句问的是 “我老婆怎么样”。
后来表姐说:“不是需要他帮多大忙,就是看到他在那儿,心里就稳了。”

其实丈夫陪产从来不是 “必须做的事”,关键是得想清楚两件事:
一是 “心理准备够不够”。像李茂那样,虽然哭但没掉链子,还能在弦子晕倒时及时接住,说明他提前想过 “陪产要面对什么”;但如果连血都不敢看,又没提前和医生沟通好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反而会给产妇添乱 。比如有的丈夫看到妻子疼,自己先慌得大喊 “医生快救救她”,反而打断了医生的操作,这种没准备的陪产,还不如不陪!

二是 “夫妻共识有没有”。有的产妇就不想让老公陪产,觉得 “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结果男人非要 “装深情”,说 “我不陪你就是不爱你”,最后产妇一边忍痛,一边还得顾及他的情绪 —— 这哪是爱?这是自私!
现在总有人说 “丈夫陪产才是爱老婆”,其实根本没这么绝对。重要的不是 “陪不陪”,而是 “有没有把产妇的感受放在第一位”:陪产时能帮着擦汗、递水、说句 “我在呢”,是支持;不陪产但在产房外守着,等产妇出来第一时间递上热汤,也是支持;最怕的是既没做好陪产准备,又非要 “装深情”,最后要么自己吓崩溃,要么让产妇更委屈。

说到底,生育从来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陪产也不是 “秀恩爱” 的形式。不管是在产房里哭成泪人,还是在外面默默守候,只要能让产妇感受到 “我不是一个人在扛”,就是最好的陪伴。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