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随着首批车辆驶入隧道,历经4年建设的济南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建成通车。 记者在通车现场发现,该隧道从黄河北岸一路向北穿过了铁路以及水库,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在一级水源地下动工,项目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从设计图上看,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铁四院设计,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济南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是“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的延伸工程,先后下穿邯济铁路、鹊山水库,终点至国道308线,全长4.4公里。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杜昌言介绍,项目采用开挖直径15. 76米的“黄河号” “泰山号” 两台盾构机掘进施工。建设过程中,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要下穿鹊山水库,穿越段长达1700米,这是国内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首次长距离穿越一级水源地,尚无先例可借鉴,对盾构掘进提出了极高的环保要求。
杜昌言告诉记者,为顺利穿越水库,项目团队联合高校开展“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大型水库”课题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室内模型试验等手段,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高效穿越水库。项目研发水下沉降自动监测装置,能够利用安装在“水囊”上的高精度应变片和水位计,实时监测水库底的位移变化,为盾构施工安全穿越水库提供了有力保障。研制 “隔水帷幕”可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掘进过程零污染、零排放、零渗漏。
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穿越大中型水库成套技术,撰写论文10篇,申请专利11件。 在建设过程中,为确保2066环管片精准拼装,项目团队坚持用智慧管控实现工法突破,研发建造出5.0版超大直径盾构管片绿色智能生产线,实现了20余项关键技术革新,搭载清理、喷涂、3D 检测等智能机器人设备,有效提升作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同时, 运用管片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建立模型驱动的数字化车间,实现了生产管理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切实做到质量优质、安全稳定、效益优良、技术创新、绿色生产。
据悉, 穿黄北延隧道工程南接黄河隧道敞开段并毗邻鹊山,向北下穿鹊山水库, 隧道装饰装修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及历史人文特点, 以“鹊山烟雨,水光山色” 为总体设计理念,选用“南山、北水 ” 设计元素,让隧道从出入口便充满诗意。
隧道顶部以“泉城蓝”为底色,选取隧道中心段 300 米长度设计星空顶,赋予隧道浓厚的艺术气息与独特IP属性,成为隧道最具辨识度的视觉焦点。济南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工程是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交通工程,也是连通济南市主城区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重要纽带。隧道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优化黄河两岸交通布局,有力服务城市空间拓展,推动济南“携河北跨”战略的实施。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