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搭台,产业“唱戏”,招商赋能。10月13日至19日,以“丝路云裳 美美与共 千年村T 楚雄彝绣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在楚雄盛大启幕。作为本次文化节的重磅环节,楚雄时装周与中国国际时装周联合启幕第三届楚雄时装周——它不仅是展示地域文化与产业活力的核心窗口,更成为文旅产业招商引资的高效对接平台。

时装周期间,楚雄彝绣这一千年非遗与现代时尚碰撞交融,精彩的时装秀既让观众领略到楚雄彝绣的独特魅力,更向海内外客商全面展现了楚雄文旅产业的发展潜力。作为时装周活动的重要一环,楚雄州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同步集中推介了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己衣大裂谷运动旅游度假区、彝绣产业园、野生菌商贸文旅特色街区等重点项目,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完善的产业生态吸引众多企业关注,其中彝绣产业园因完备的产业链、鲜明的文化特色成为客商关注焦点。

经过前期深入对接与现场高效洽谈,合作意向快速转化为亮眼成果。5个县市与7家企业现场签署8个合作协议,签约金额13.02亿元,项目涵盖文旅融合、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将进一步完善楚雄文旅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既充分彰显了市场对楚雄文旅产业前景的坚定信心,也印证了时装周作为招商桥梁的重要作用,更标志着楚雄文旅融合招商迈出坚实步伐,为楚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楚雄州深入挖掘彝绣的文化、经济与民生价值,走出了一条非遗“双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如今的彝绣已实现从“绣场”到“秀场”再到“市场”的华丽蜕变:2024年全州彝绣经营主体达2233户,较2022年增加1695户,规上企业13户;产业增加值3.12亿元,同比增长13.2%,年产值达11.3亿元,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6万绣娘凭借巧手闯市场,2024年人均年增收3840元,固定用工绣娘年收入达2万元至4万元,同比增长7.56%,同时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业。

坚实的产业基础背后,是全方位的布局赋能。楚雄州建立宣传部门牵头的工作专班与彝绣产业联盟,整合多部门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出台37条支持措施及“1+1+N”政策体系,启动运行全国首个“新华·楚雄彝绣产业发展指数”和“新华·楚雄时装周指数”,破解定价难题;构建“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格局,创成2个国家级、2个省级文化产业平台;创新推出“彝绣贷”“彝绣保”等11项举措,累计投放优惠贷款4.29亿元,降低物流成本近40%,提供1.2亿元绣娘意外险;成立全国首个彝绣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产业注入人才活力。

除此之外,楚雄凭借优厚的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彝绣与文旅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时装周平台让彝绣走出乡村,先后亮相北京、上海、纽约、米兰、巴黎等国内外知名时装周,打造“遇见楚雄”外宣品牌;另一方面,深化与中国外文局、中央驻外媒体的合作,借助沪滇、闽滇协作机制,联动侨商侨企,通过“造船出海”“借船出海”等多元模式,让彝绣成为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标识。
文旅融合的深度推进,既提升了彝绣的品牌影响力,更拓宽了招商引资的空间。此次不少签约企业正是看中了楚雄彝绣的文化价值与文旅融合前景。未来,随着合作项目落地,楚雄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彝绣文化产业与文旅项目深度绑定,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实现多元共赢。
记者丨 张文静
编辑丨 杨敏慧
来源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一审丨 杨敏慧
二审丨李仕霖
三审丨符文华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