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老房子“免费”换新房?全国已试点,这批人身价要涨!

当推土机的轰鸣声,在广州越秀区洪桥街道响起时,居住在危旧房里的老街坊们,没有像以往那样拎着大包小包搬离,而是站在施工现场旁,指着效果图热烈讨论着未来新家的模样。

看着那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早已破败不堪的老楼在"原拆原建"中重获新生,我们忽然意识到,这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拆迁故事,而是一场关于家园的重生。 这种既不离开熟悉环境,又能住上新房的改造方式,触动了每个曾在老房子里生活过的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广州越秀区洪桥街道,一个名为"黉桥·小石集"的项目近日全面完工,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首个危旧房"原拆原建"试点。这个地块共有19栋建筑,多是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砖木结构房屋,多数被鉴定为C、D级危房。

住在这些老房子里的居民,长期以来面临着无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困境,消防安全隐患更是令人担忧。年近七旬的李伯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他指着改造前的照片说:"最怕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更麻烦的是每天要倒马桶,年轻人可能都无法想象。"

经过与居民充分协商,最终17栋建筑实施"原拆原建",2栋进行微改造。与传统的拆迁不同,居民们不需要搬离熟悉的环境,而是原地过渡,等待新楼建起后再回迁。

"原拆原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资金问题,广州探索出了"业主出一点、企业投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多主体筹资机制。


在这一模式下,国企北秀公司,主动发挥担当精神,出资改造公房,并负责后续运营。同时,项目成立自主更新委员会,搭建"线上+线下"沟通议事平台,多次征求业主意见,成功说服私房业主出资参与改造。

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这种出资方式远比购买新房经济实惠。以一套60平方米的老房为例,居民出资额,远低于同地段商品房价格,却能获得现代化、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居。

"黉桥·小石集"项目,首次将BMC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应用于危旧房"原拆原建",共装配56个模块。这种技术让建筑构件在工厂批量制造,然后现场组合安装,工期比传统方式缩短约60%

模块化建造不仅解决了老城区施工场地受限的问题,还大幅减少了施工噪音、扬尘及建筑废料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项目在主体建筑顶层安装了137块光伏组件,预计每年可发电1.24万度,实现从"传统耗电"到"清洁产电"的能源结构转型。

要让所有居民同意改造方案并非易事。项目推进过程中,从意愿征询到项目启动、改造实施的全过程都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多方了解居民诉求、多轮征求居民意见。


针对顾虑较多的私房业主,属地街道指定业主熟悉、信赖的街道干部、社区同志"包户"跟进,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种耐心细致的工作方式,最终赢得了所有居民的支持。

改造后的"黉桥·小石集"焕然一新。针对原有街巷最窄处仅2.7米、消防车无法通行的隐患,项目创新采用首层骑楼退距4米的方案,既满足消防通道要求,又提升了慢行系统体验。

通过建筑内部空间抽疏,项目巧妙腾挪出"7"字型中庭区域,并在各栋窗户对开位置统一增设通风井,显著提升了通风和采光效果。同时,项目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实现增容扩面,新增面积主要用于电梯、公共走廊、服务配套等。

考虑到社区老龄人口占比高且临近幼儿园、小学的特点,项目首层增设约250平方米公共服务空间,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在后续运营中,项目还计划将二、三层打造为现代化公寓,满足新市民、青年人"拎包入住"需求。

"原拆原建"模式,在为老旧小区带来新生机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当我们在为这种不搬离原址,就能住上新房的模式欢呼时,是否思考过,它真的能成为全中国老城更新的"万能钥匙"吗?

支持者认为,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原有的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又彻底改善了居住条件,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居多的老小区,熟悉的社区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从经济角度看,这也大大减轻了居民购房压力和政府财政负担。


最核心的争议在于: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到底应该更注重物理空间的更新,还是社区结构的重塑? 当破旧老房变成崭新公寓后,原有的社区文化和邻里关系能否真正保留?还是只保留了物理位置,而失去了社区的"灵魂"?但"原拆原建",或许不是解决所有老城问题的完美答案,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人身   试点   新房   出手   国家   全国   居民   项目   社区   建筑   业主   熟悉   越秀   街道   方式   邻里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