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遇见出版,童心播种未来:浙教社“小小AI出版家”研学活动圆满举行

7月15日下午,在充满童真的欢笑声中,由浙江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小小AI出版家”研学活动在浙江数字出版产业园成功举行。研学内容融合科技探索与文化体验,带领学员们参观出版机构、参与沉浸式实验课程、动手进行跨学科创作,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人工智能与传统出版的碰撞与融合。

研学之旅从探访浙江教育出版社开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参观了编辑们的日常工作场景,了解了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历史、荣誉和获奖图书。在浙教社精品图书展示区,学员们仿佛快乐的小鱼投入知识的海洋,纷纷驻足翻阅,不舍离开。在样书室里,学员们按捺不住激动与好奇,争相参观“探秘”,新奇之余收获了关于出版工作的直观体会。

学员们参观浙教社办公地点

学员们在浙教社精品图书展示区驻足翻阅

学员们参观浙教社样书室

来到研学教室,学员们很快沉浸在生动的研学课程中。第一堂课的主题是趣味小实验“让小灯泡亮起来”,内容基于浙教社开发并出版的《科学实验室》系列课程中“电路”部分。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观看科学实验视频,动手独立搭建实验电路。实验过程中,由浙教社专程邀请的多位浙江省科学学科特级教师对学员们的实验过程给予了讲解和点评。最终,学员们完成了各自的电路“作品”,一张张自豪的笑脸映射出内心满满的成就感。

学员们参与“让小灯泡亮起来”趣味实验并获得特级教师讲评

学员们展示电路实验作品

由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曹剑讲授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给学员们带来了全新体验。通过曹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讲解,学员们获得了对人工智能的初步理解;通过在老师引导下探索尝试AI绘画、视频创作,学员们逐步学会了如何运用语音、文字与AI智能体互动。紧接着,来自国内首家脑机接口领域独角兽企业——强脑科技的卢冠霖工程师为学员们带来了AI语音互动实物展示“会听指令的小风扇”,带领学员们搭建自己的AI互动实物,引导学员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由浙教社出版的《人工智能》系列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和知识点。

曹剑讲授人工智能通识课

卢冠霖演示AI语音互动实物

在“当AI遇上出版印刷——DIY手账本”环节,浙江印刷集团工业旅游负责人纪楠向孩子们讲解了现代印刷技术与AI排版如何协同工作。随后,在纪老师带领下,大家兴致勃勃地变身“小小制书工匠”,通过一步步的DIY工序,亲身体验DIY图书的有趣过程,亲手创造出个人专属的故事绘本。

纪楠讲解AI排版技术

学员们体验DIY手账本制作

活动尾声,学员们来到“文字里书店”特色阅读空间参观体验后合影留念,一双双小手紧紧握着亲手制作的作品,一张张小脸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学员合影

本次研学活动以“AI出版”为主题,贯穿始终的是浙教社出版的《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其特色在研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套教材共分3册,覆盖小学中段至初中,打破了传统科技教材的框架,构建起“生活场景—原理探究—社会思考”的递进式学习体系。目前教材已在浙江、河北两省百余所学校使用,年销售码洋约500万元。

该教材的影响力已延伸至海外。《人工智能》教材中文简体版和英文版已输出至马来西亚并进入校园,各语种首印量达3000套,已实现版税收入近4万元。该教材成为马来西亚首个覆盖小学到初中全学段的系统性AI教材,填补了当地空白。本次研学活动的相关课程记录也将用于马来西亚校际交流,助力教材的推广落地。

本次研学活动深度结合《人工智能》教材,让孩子们在参观、动手、阅读的多元体验中,真切感受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魅力。从了解出版历史到亲手操作AI工具制作手账本,从实验探究到阅读延伸,孩子们沉浸其中,反响热烈。这样的研学经历,不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探索科技、思考未来的种子。从校园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场景,从本土实践到走向国际,浙教社正通过“科技+人文”的实践探索,为青少年铺就一条兼具创新精神与人文底蕴的成长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科技   童心   圆满   未来   人工智能   教材   浙江   马来西亚   账本   电路   样书   老师   课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