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成本套现48万,并且一分钱都不用还,天底下竟还有这样的好事?
7月19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一起“职业背贷人”黑色产业链。
一些黑心贷款中介通过非法手段,将一些无业游民进行包装从而向银行骗取贷款,等贷款拿到手之后他们在逐级进行瓜分。
这些“职业背贷人”本以为无非是成为老赖,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却远比想象中惨痛的多!
“职业背贷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替人背债的人,用大白话说就是“替罪羊”。这个职业有个特点,银行要的是他们的利息,他们看上的却是银行的本金。
而所有背债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叫做“背债人中介”这么一个玩意,这些中介专门跑到农村,或者一些三四线的小城市,专门找一些征信没问题的社会闲散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各种诱惑。
什么0成本就能套现、什么几天就能赚五六十万、什么高利益低风险等,将这些没有什么文化还赚大钱的人骗的一愣一愣的。
而本期案例中的主人公黄某礼,便是没有经得起诱惑,最终走向深渊的其中之一。
这个老黄53岁了,活了大半辈子的他无妻无子、无儿无女也没有什么固定工作,每天就靠着打些零工挣点辛苦钱勉强糊口。
老黄本以为自己后半辈子就要这样一无是处的过下去了,但没曾想一个包装贷中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中介对他说,老黄,我能从银行给你贷出80万,你就还一年,一年之后就不用还了。
老黄一听瞬间高兴的跳了起来,心里盘算着这要是真的自己不就发达了,辛苦了大半辈子自己终于也可以享受享受有钱人的生活了。
但转念一想,这样的好事哪能轮到自己,不免心中产生怀疑。
对此,中介表示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最多也只是成为老赖,反正你没有资产没有孩子,还有什么比穷更可怕的事。
就这样,在中介的一番忽悠下,老黄欣然接受了中介的提议,而为了能尽快贷到钱,他当即打印了一份征信报告交给了中介。
老黄之前从来都没有贷过款,就连信用卡也没有用过,在贷款中介看来,黄某的征信就是“纯白户”,也是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之后,中介带着老黄去见了一个叫陈某的贷款经办人。陈某跟老黄说:80万我不敢保证,但到手30万绝对没问题,不过贷到款,你得给我25%的中介费。
老黄哪见过这么钱,于是想也没想便答应了,随后便高高兴兴的将身份证和银行卡等证件全都交给了对方,只等着拿钱。
按道理来讲,作为“三无产品”的老黄(没有资产、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子女)自然是拿不到银行的贷款,但架不住这些“背贷中介”实在是太会包装了。
首先,他们盯上了房子,并找到了炒房客游某。得知他们计划后,游某便将此前20万元收购的二手房以高出两倍的价格42.5万元卖给老黄。
但照银行办理房贷的要求,贷款人得有工作单位,不过这也根本难不住这群“背贷中介”。
他们为老黄伪造了一份当地某建设公司的工作证明,并通过关系盖上了这家公司的公章。而银行的工作人员看到有公章的证明后便直接给老黄放贷了,根本没有进一步的进行核实。
就这样,靠着虚构就业、伪造收入证明,老黄顺利贷出了第一笔34万的房贷。
当记者找到这家建设公司询问时,不出意外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公司压根就没有老黄这个人。
而34万元的贷款一到账,也第一时间被各方瓜分了。炒房客拿走了15万,剩余的则被中介拿走,老黄虽然没有拿到现金,但是名下却多了一套房子。
之后,这帮“背贷中介”还不满足,于是又让老黄去申请装修贷,而为了骗取装修贷,这群人也是煞费苦心。
他们将老黄名下的那套房子弄成了装修的假象,并拍了照片发给了需要放贷的银行,想要以此进行贷款。
正常来讲,想要从银行拿到装修贷,仅仅用照片做幌子根本没用,银行是需要有人上门亲自验证的。
但为了业绩,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前往现场,只是看一下照片便认定了事情的真实性。
就这样,老黄又从银行带出了3.5万元的装修费,而这笔钱一到账“背贷中介”便分走了23700元。
之后,他们又用同样的套路前往另一家银行骗取装修贷,但对方却要求老黄将上一家银行的3.5万元贷款还完后才能进行放贷。
可只分到一万多元的老黄哪能拿的出这么多钱,正当他以为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料在老黄第三笔申贷的档案里,竟出现了一份3.5万元的提前还款的结清证明。
不出意外,这份还款证明也是“背贷中介”伪造的,就这样老黄再次顺利从这家银行贷到了6万元的装修贷。
同样,等前一到账,“背贷中介”第一时间便拿走了大头。
为了将老黄的价值榨干,这群人又盯上了邮储银行专门扶助农户种养殖的毛竹贷。
可是此前以及伪造建设公司员工的老黄明显已经不是农民,但这却丝毫难不住这群“背贷中介”。
他们让老黄回村子里开了个农民证明,之后便带着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到一片毛竹林,拍了照、取了证,随后便靠着这些操作又拿到了4.7万元的毛竹贷。
其实,这片毛竹林根本就不是老黄的,而是他们在村子周边随便找的,但就这样这群骗子又成功骗到了贷款。
而按照这群骗子的一贯性格,他们自然是分到了贷款的大头,尽管老黄每次拿到只有几万元,但对此他却十分满足。
经过骗子这几次的操作下来,老黄一共从三家银行贷出了四笔款,共计48.2万元。
老黄本以为只要自己不还钱银行就拿自己没办法,但殊不知他已经被银行给告上了法庭。
经过法院的人调查后老黄才恍然大悟,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职业背债人”。
而迎接老黄的不仅仅只是老赖、黑户这么简单,因为这种行为已经触犯到了法律,想必老黄也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
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只能是陷阱。最后也希望无论在何时大家都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莫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后悔终生。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