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油路在烈日下蒸腾着扭曲的幻影,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吐出燥热的风。我把自己关在十六楼的玻璃匣子里,指尖在冷光屏上滑动,与世界保持着最即时而疏离的联系。直到那个黄昏,我踏上归乡的绿皮火车,去赴一场与泥土的旧约。

清晨的露水还悬在草尖,外公已立在田埂上,像一株沉默的老稻。他递来一双磨损严重的旧布鞋,鞋底还沾着干涸的泥块。“换上,”他说,“地气养人。”我褪下锃亮的运动鞋,当赤裸的脚掌陷入那湿润、微凉的泥土时,一股奇异的战栗从足底直贯头顶。那是一种被承托、被接纳的实在感,仿佛漂泊的根,终于触到了寻觅已久的土壤。
我跟在外公身后,学着他的样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起初,我笨拙地躲避着碎石与草梗,但很快便放弃了。脚心感受着大地的粗粝与起伏,感知到被城市鞋履剥夺已久的、关于世界的全部真相。他弯腰抓起一把褐色的泥土,在掌心捻开:“这里头,有你的祖辈,有去年的落叶,有千百年的风雨。”我凝视那捧看似寻常的泥土,它在我眼中忽然变得深邃而沉重,那是时间的灰烬,是生命的温床。
那一刻,我顿悟了。我们这一代,悬浮在信息的云端,在概念的虚空中搭建人生,却时常感到一种轻飘飘的失重。我们谈论星辰大海,却忘了万物生长,终需归根于这朴素的土壤。脚踩大地,不是沉沦于琐碎,而是获得一种精神的坐标系,确认自身在时空中的确切位置。它意味着诚实、坚韧,以及对生命本源最谦卑的认知。

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悠长,在身后新翻的泥土上,印下两行清晰的足迹。我的脚上沾满了泥泞,步履却前所未有地稳健与轻盈。我终于懂得,人不能活在观念的虚影里。心灵的飞翔,永远需要脚下这片最古老、最诚实的大地,作为起飞的支点。那是我们所有梦想,最终得以落地的唯一原因。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