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编辑|小娄
姚明,这个名字曾代表着中国篮球的巅峰。
同样,也承载过一个民族的体育梦想。
他本可以吃一辈子职业红利。
却为出任中国篮协主席,拒绝了价值高达4亿的商业代言。
彼时,他雄心万丈,誓言改革。
然而,七年光阴流转,传来的却是他卸任的消息。
如今,褪去篮协主席光环的姚明,身在何方?
他的梦想,是否还在延续?
说起姚明的篮球生涯,还要从上海说起。
2米26的身高让姚明,从小就鹤立鸡群。
也让姚明顺理成章的走上了篮球这条路。
初出茅庐,姚明便崭露头角。
从上海大鲨鱼队的青涩少年,到2002年以NBA状元秀身份登陆休斯顿火箭队。
他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轰动。
在NBA的赛场上,他被誉为是“移动长城”,成为了国际赛场上,代表中国的符号。
他用扎实的脚步、柔和的手感、超高的篮球智商和谦逊幽默的性格,征服了挑剔的NBA赛场和全球球迷。
后来,他更是入选全明星,成为球队核心。
甚至一度让火箭队成为了中国球迷的“主队”。
然而,职业体育的残酷在于,伤病总是难以摆脱。
脚踝、膝盖的反复伤病,让姚明苦不堪言。
2011年7月20日,在经历了多次手术和漫长的康复后。
正值当打之年的姚明,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期,不得不含泪宣布退役。
那场在休斯顿举行的退役发布会,充满了不舍与敬意。
“我离开了赛场,但不会离开篮球。”
这句告别宣言,不仅是对球迷的承诺,也悄然为他未来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退役后的姚明并未远离公众视野。
他成为上海大鲨鱼队的老板,进入上海交大深造,并活跃于各类公益事业。
身份在转换,但对篮球的赤诚始终如一。
时间来到2017年初春。
那时的中国篮球正处于低谷,国家队的成绩难如人意,联赛职业化进程遭遇瓶颈,青训体系亟待革新。
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此时,一个历史性的选择摆在了姚明面前。
中国篮球协会像姚明,抛来了橄榄枝。
面对这个邀请,姚明想了一晚上,最终决定出任。
为此,他推掉了长期代言合同。
据媒体估算,这份代言合同高达4亿元人民币。
这是商业价值的顶峰认可,是个人财富的巨额积累,同样也是舒适安稳的名利双收之路。
但他还是推掉了巨额代言,选择了接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即便这个位置意味着巨大的责任、难以预测的挑战和汹涌的舆论压力。
因为姚明心中想的,是希望中国篮球能更好。
在就职演讲上,他引用了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眼神坚定,话语掷地有声。
这不仅仅是一次职务的转换,更是一次价值观的宣言: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篮球事业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在唾手可得的财富与充满荆棘的改革之路之间,他选择了担当。
执掌篮协帅印的六年,姚明开启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航程。
他深知中国篮球积弊已深,非大刀阔斧不能破局。
为了能破除积弊,他推出推出国家男篮“红蓝分队”机制。
将国家队一分为二,由不同的教练团队带领,参加不同赛事。
其核心目的是扩大国家队选材面,让更多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获得国际大赛的锻炼机会,打破原有选材的局限性和固化局面。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尝试。
不仅如此,姚明还致力于提升CBA联赛的竞技水平和商业价值。
在管办分离的框架下,推动联赛在赛事运营、商务开发、球员合同规范、裁判职业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
努力向真正的职业联赛靠拢。
“小篮球”计划,同样可圈可点。
姚明深谙根基的重要性。他大力推广“小篮球”计划,降低篮球门槛,让篮球运动真正走进校园、培养兴趣,扩大选材基础。
然而,改革之路从非坦途,理想在现实的礁石上激荡起复杂甚至苦涩的浪花。
2019年男篮世界杯在家门口举行,这本是检验改革成果、重振男篮雄风的关键战役。
中国男篮握有绝佳的分组形势,却接连遭遇关键失利。
特别是在对阵波兰队的比赛中痛失好局,最终失去了直通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这次惨痛的失利,将姚明和他的改革推上了风口浪尖。
随后,中国男篮在亚洲赛场也未能展现出绝对的统治力,甚至首次在FIBA亚洲杯赛事中无缘四强。
女篮虽有亮眼表现,但成绩也存在起伏。
“联赛热闹,国家队冷清”、“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质疑声铺天盖地而来。
职业化改革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问题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姚明这个篮协主席。
但面对质疑与压力,姚明承担了所有的批评火力。
在世界杯失利后的采访中,他面对镜头,斩钉截铁地说:“输球了,我承担所有责任。”
他没有推诿,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压力,继续推动着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他深知,篮球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完善、文化的沉淀,绝非朝夕之功。
真正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土壤,更需要耐心。
这七年,是充满希望与阵痛的七年,是姚明以巨大个人牺牲为代价,为中国篮球奋力拓荒的七年。
成绩单或许不尽如人意,但改革的种子已然播下。
2024年十月,姚明任期届满,卸任中国篮协主席的消息正式公布。
没有盛大的告别仪式,没有冗长的述职报告,一切显得平静而自然。
这位曾站在世界篮球之巅,又在中国篮球改革深水区奋力搏击的巨人,以一种近乎悄无声息的方式完成了谢幕。
真正的转身,往往无需喧嚣的锣鼓,寂静本身,已是力量的回响。
那么,卸下重担的姚明去哪儿了?
他的身影并没有消失,而是更多地出现在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
偏远的乡村小学尘土飞扬的操场边,社区公益篮球活动的现场,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的场地上。他的重心,正转向更基础、更源头的地方。
通过他创立的“姚基金”,这项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截至目前,姚基金已累计援建了数十所乡村学校的篮球场。
让成千上万原本可能一辈子摸不到标准篮球架的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球场。
在贵州毕节的一所乡村小学,当看到孩子们在新落成的球场上奔跑、争抢、笨拙却无比认真地投篮时,姚明站在场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俯身捡起滚出场外的篮球,轻轻递给一个摔倒后爬起来的孩子。
那一刻,他不再是叱咤风云的球星,也不是位高权重的主席,更像是一位慈祥的园丁,看着自己播下的种子有了破土的希望。
“篮球是一颗种子” 姚明曾这样说“种在哪儿,就可能在哪里开花结果。”
他现在的使命,就是将这些希望的种子,尽可能多地撒向更广阔、更需要它们的土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辞职篮协主席的姚明,如今怎样了?》
【2】《小杨打亚洲杯?盘点姚明国家队生涯:多次打亚锦赛 08年强行复出》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