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美债这事,从来不是简单的借贷游戏,牵扯到全球贸易的链条、外汇储备的现实压力,还有两国经济纠缠的那些细枝末节。
过去几年,中国持债规模一度上万亿,现在降到七千多亿,这中间的转变,也反映出风险意识在抬头。
中国经济起步那会儿,改革开放后出口如火如荼,工厂流水线转个不停,赚进大把美元。这些钱不能闲着,得投资保值。
美债的优势在于,它是全球储备货币的代表,美元地位稳固,买它等于买份保险。专家们常说,外汇储备投资首选安全性和流动性,美国国债正好对得上号。收益率虽然不高,但比起其他资产,风险小得多。
我国作为出口大国,顺差年年滚雪球,不买美债,汇率波动就可能伤到自家企业竞争力。买债还能间接平衡贸易关系,让美国消费更多中国货,形成一种循环。
当然,有人会问,美国债务那么高,赖账的风险呢?
美国政客偶尔放话,说欠中国的钱没必要还,这听起来像街头闲聊,但实际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
美国要是真违约,美元信誉崩盘,全球金融体系跟着遭殃,包括美国自己。历史上,美国从没违约过国债,因为它能通过印钞或调整政策来应对。
我国买债时,也清楚这点,违约概率低到几乎忽略。更多时候,买债是分散风险的一部分,中国外汇储备超三万亿,不全押在美债上,还投黄金、其他债券和资产。
转到近几年,情况有点变味。
我国从2021年起开始减持美债,到2025年5月,持仓降到7680亿左右。美国债务上限一再上调,利息负担越来越重,财政赤字像无底洞。贸易摩擦加剧后,中国出口美元流入放缓,顺差缩小,自然减少了对美债的需求。
加上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兴起,各国在探索替代结算方式,我国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用人民币的比例在升。
这让美债吸引力相对下降,我国转而增持黄金储备,到2024年底已超两千吨,分散了篮子里的鸡蛋。
论坛上美国网友担心中国抛售会引发危机,其实减持是渐进式的,避免市场大震。
2024年,中国卖出数百亿,但整体外资持美债规模还在涨,因为日本、欧洲买家接盘。美国债市深度大,流动性强,不会轻易崩。中国减持更多是为自家金融安全着想,面对美国制裁和贸易壁垒,得留后手。
专家分析,这反映出中美经济脱钩的迹象,但脱钩不彻底,贸易额仍巨大,中国出口到美还是赚美元,得处理这些资金。
美元霸权虽在衰落,但短期内还主导贸易结算,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得顺势而为。
买美债像父母给孩子存教育基金,求稳不求险。风险意识强了,就调整篮子,避免一篮子鸡蛋碎。
债务高企,该怎么管?中国经验是,多元化、稳字当头。
钱的事,从来不简单。
参考资料
美债冲向悬崖 北晚在线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