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菜
编辑|江娱迟
村口晒谷场的闲言碎语最是热闹,可近来网上的一场争执,比晒谷场的议论还要拧巴,有网友对着罗永浩喊:“先把债还干净,再出来操心天下苍生!”
这话听着像拿竹竿子拦着人说话,罗永浩回得实在:“法律要我还的五年前就清了,现在还的都是公司的债,本不该我担的。”
这事儿看着是争债务,实则是有人拿身份当刀子,把道德当绳子,捆着别人的嘴,尤其是“立法强制还债再说话”那说法,简直像田里的野草乱长,不懂法,还敢乱吆喝。
“老赖”这词儿传开后,好像沾了债就成了坏人,这实在冤枉,债务哪是一刀切的东西?就像家里借钱,有的是给娃交学费,有的是赌钱输了,有的是开店赔了,能一样吗?
罗永浩那债,是创业摔了跟头欠的,这在市场里跟庄稼遇了涝灾没两样,太常见了。
美国硅谷那边,十个创业者九个栽跟头,欠债的一抓一大把,可人家不把这当丢人事儿,反倒说这是攒经验。
咱这儿倒好,罗永浩名气大,创业失败就被扒出来反复说,好像欠了钱就低人一等。
最讽刺的是,人家早把法律规定的债还完了,现在还的是主动扛下的担子,反倒被人戳脊梁骨说“不道德”,这逻辑跟说“帮人救火的人不如不玩火的人干净”一样荒唐。
真要论理,恶意赖账才是病根,罗永浩这咬牙还债的,跟“老赖”压根不是一路人,把还债的人骂成罪人,那以后谁还敢扛责任?
“先还债再说话”这话,听着就邪乎,这不是跟罗永浩掰扯预制菜的理儿,是拿身份卡把人挡在门外。这逻辑要是传开了,那可不得了。
难道穷得叮当响的人,就没资格说句“公平”?丢了工作的人,就不能聊两句经济政策?没读过博士的,连教育的事儿都不能插嘴?
这就像把晒谷场围起来,只许穿皮鞋的进来,穿布鞋的都赶走,公共事儿本就该大伙儿都能说两句,哪来的“资格论”?
罗永浩聊预制菜,那是关乎咱饭碗里的安全,跟他欠不欠债八竿子打不着。再说了,欠债这事儿本就扯不上“道德瑕疵”,凭啥拿这个堵人家的嘴?
有人总爱把罗永浩的事儿往道德上扯:创业失败成了“道德不行”,欠债成了“身份污点”,这哪是论理,分明是绑架。
那些人根本不在乎债务合不合理,就想拿债务当封条,每次罗永浩说话就贴上去。
咱这儿老有这毛病,谁要是日子过砸了、遭了难,甚至生了病,总有人背后嘀咕“准是这人道德不好”,这心思窄得像墙缝,把正经事儿都挡没了。
本来大伙儿该聊预制菜怎么监管、标准怎么定,结果一句“先还债”,话题立马拐到“罗永浩是不是好人”上。
这就像有人喊“井里有毒”,旁人不赶紧找解药,反倒围着喊的人问“你家水缸满不满”,正经事儿全被搅黄了。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说真话?谁还敢创业?资本市场要的是共担风险的规矩,不是一失败就被骂缺德的环境,公共讨论要的是观点碰撞,不是查“发言资格”。
罗永浩不用等债全还完才能关心预制菜,就像咱庄稼人不用等粮仓满了才敢说“天要旱了”。
债务能靠法律清,失败能靠努力补,但要是拿身份当刀子、拿道德当绳子,把说话的路堵死了,伤的是整个世道的心气儿。
毕竟这世上没几个完美的人,但人人都该有说句公道话的权利。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