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当前电信服务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为运营商们敲响了提升服务质量的警钟。
在全国电信用户申诉中,资费争议申诉占比高达40.4%,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长期以来,资费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用户。套餐费用不透明现象普遍存在,看似优惠的套餐背后,实则隐藏着各种附加费用和复杂的计费规则。
一些用户反映,在升级套餐时,客服着重强调优惠与福利,却对合约期限、违约金等关键信息含糊其词,导致用户后期想要更换套餐或解约时遭遇重重困难。这种不透明的资费设置,不仅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多花冤枉钱,更严重损害了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
服务争议申诉占比39.3%,同样不容忽视。部分电信企业服务意识淡薄,客服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用户问题。曾经有用户反馈网络信号差,多次向客服反映,得到的却只是敷衍的回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在如今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优质的服务是留住用户的关键,服务质量的缺失无疑会让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而涉及营销的申诉占比11.4%,一些电信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夸大产品优势,隐瞒不利信息,让用户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办理业务。这种短视的营销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业务量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却损害了用户的权益,破坏了市场的信任环境,对整个电信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运营商们也并非无动于衷。中国移动推出十项服务承诺,其中包括业务办理需用户明确同意且办理后即时发送告知短信,变更套餐在无合约限制下48小时内办结等举措;中国电信制定“总经理办实事”9项举措,强调征得用户同意后开通电信业务,规范业务退订流程,未公示套餐不销售;中国联通直接放出四大类十六项举措,还专门把每月19号设了“客户日”。
这些举措无疑是积极的信号,显示出运营商们对问题的重视以及改善服务的决心。但要真正解决电信服务领域存在的顽疾,还需要运营商们持续发力。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各项承诺能够切实落地执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用户反馈机制,及时倾听用户的声音,对用户反映的问题迅速响应并加以解决。
对于用户而言,当遇到资费、服务等问题时,也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可以先与运营商客服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等。若涉及金额较大且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还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电信服务质量的提升任重而道远。运营商们唯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资费不透明、服务不到位、营销不规范等问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用户的信赖与支持,推动整个电信行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