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带来最新的美食资讯,家庭最实用的烹饪技巧,关注「辣爸食堂」幸福每一天。
#分享城市新鲜事#要论全国哪儿最会吃鲅鱼,青岛人立马挺身而出:论吃鲅鱼,唯我青岛独尊!全国都叫马鲛鱼,青岛人必须喊“鲅鱼”。
青岛人对鲅鱼的感情,就像东北人囤酸菜、四川人腌腊肉,是深刻在基因里的执念。当然,不仅是青岛人爱吃鲅鱼,整个胶东地区如威海、烟台都对鲅鱼独有情钟。
谷雨前后,青岛各大码头上的鲅鱼堆得小山一样,鱼贩子的吆喝声比海浪还响:“刚打上来的本地鲅鱼!本地鲅鱼!绝对‘玄亮’!昂”(“玄亮”为青岛话,意思是新鲜、鲜美)
青岛人买鲅鱼,讲究“三看”:一看腮,鲜红透亮才算鲜;二看眼,乌黑发亮才够劲;三看肚皮,银光闪闪才正宗,而且肚子不能破,肚子破的就不新鲜了。
去年抖音上有条视频火了,女婿为了买条20斤的“鲅鱼王”,花了1000块,网友都说这不是买鱼,这是在买孝心。不过老渔民却说:四五月份的小鲅鱼才最嫩,肉紧刺少,炖汤包饺子那才是一绝!
一、青岛人把鲅鱼吃出了花样
青岛人把鲅鱼吃出了“满汉全席”的架势,随便走进哪家馆子,菜单上准有五道以上鲅鱼菜。
1. 家常烧鲅鱼:妈妈的味道
这道菜是青岛主妇的“必修课”。新鲜鲅鱼切段,葱姜蒜爆锅,倒上半瓶啤酒,大火炖得汤汁浓稠。讲究的人家还会加把蒜薹,绿莹莹的配色比五星级酒店还亮眼。有个段子说,外地女婿第一次上门,丈母娘要是端出这道菜,那就是“准女婿认证”了。
2. 熏鲅鱼:青岛人的下酒神器
熏鲅鱼是青岛人的冷盘主菜,年夜饭每家必须有熏鲅鱼,而且每家的味道皆有区别,家里来客人都会先让客人尝一尝自己做的熏鲅鱼,然后等待客人的“褒奖”。鱼块炸得金黄酥脆,泡进糖醋卤汁里,甜中带咸,咸里透鲜。有次朋友聚会,我带了盒熏鲅鱼,结果被抢得精光,连汤汁都被蘸馒头吃了。老青岛人都知道,这道菜得提前三天做,让鱼肉吃透卤汁才够味。
3. 鲅鱼丸子:又鲜又嫩滑欲罢不能
鲅鱼丸子的关键在“摔打”。鱼肉剁成泥,加葱姜水、鸡蛋清,顺着一个方向搅上半小时,直到肉泥能“立住筷子”。下锅前挤成丸子,冷水慢慢煮,浮起来就捞。有回我在沙子口的渔家宴,一口气吃了八个,老板娘笑着说:“我家这鲅鱼丸子没加淀粉,全是实打实的鱼肉才会有这口感!”
4. 鲅鱼水饺:青岛人的挚爱,登“舌尖”入“非遗”
鲅鱼水饺是青岛人的“终极杀器”。鲅鱼肉刮下来,加花椒水、拌上点肥肉剁成泥,再加点韭菜末,鲜得直上眉毛。有个大厨透露秘诀:“鲅鱼馅必须要加点肥一点的五花肉,吃起来才又鲜又香,煮饺子时水里撒盐,皮才不会粘。”去年沙子口鲅鱼节,百人大包鲅鱼饺子,包出的饺子能绕会场三圈。
二、鲅鱼背后的“青岛老丈人”
青岛人送春鲅鱼,讲究比过年还隆重。每年谷雨,女婿们就在菜市场的众多鲅鱼摊前转悠,张三买了8斤的,李四就得挑10斤的,王五就直接扛条20斤的,活像“鲅鱼选美大赛”。有个网友说:“送鲅鱼就是得让老丈人高兴!去年我送了条15斤的,老丈人嘴上说‘破费’,转头就跟邻居显摆。”
不过话又说回来,太大的鲅鱼除了送礼好看显得隆重以外,如果讲究吃的话,还是中等个头的鲅鱼最受欢迎。三至五斤的鲅鱼无论红烧、熏鲅鱼、还是包饺子都适合。现在这几年,大多数人不再比拼谁送的鲅鱼大了,而是选择不大不小、最新鲜的鲅鱼。正是我们常说的:“最孝心不是称出来的,陪老人吃顿饭比送啥都强。”
三、鲅鱼节:全城的狂欢
每年4月,青岛人的“鲅鱼狂欢节”。沙子口鲅鱼节上,万人同吃“鲅鱼王”,20斤重的大鱼切成薄片,配着崂山海水豆腐,一口下去鲜到脚趾头蜷起来。还有“鲅鱼王”拍卖,去年一条18.6斤的鲅鱼拍出6000元,买家说:“这钱花得值,老丈人脸上有光!”
鲅鱼节期间,海边的民宿家家爆满。有个上海游客说:“本来冲着崂山来,结果被鲅鱼圈粉了,顿顿吃都不腻!”鲅鱼节期间,共推出“聚在好地方、爱在好地方、食在好地方、购在好地方、住在好地方、乐在好地方”六大板块的特色活动,举办沙子口请你吃“鲅”王餐线上抽奖、民宿体验官招募、民宿短视频大赛、星光音乐会等精彩纷呈的活动。
四、鲅鱼的“青岛哲学”
青岛人对鲅鱼的爱,藏着这座城市的个性。鲅鱼肉质紧实,像青岛人的直爽;鲅鱼能煎能炖,像青岛人的包容;鲅鱼送礼成俗,像青岛人的重情。有个老渔民说得好:“鲅鱼不是鱼,是咱青岛人的‘硬通货’,没了它,这日子都不叫日子!”
下次来青岛,别光顾着喝啤酒吃蛤蜊,找家路边馆子,点盘鲅鱼水饺,配碗丸子汤,再听老板唠唠“鲅鱼跳,丈人笑”的故事——这才是地道的青岛味道。
你也喜欢吃鲅鱼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