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随着美国重磅数据终于揭下面纱,劳动力市场发出了明确的降温信号后,市场几乎笃定美联储将在9月会议启动降息。
但当华尔街还在为美联储是否降息争论不休时,中国央行已经悄悄放出了1万亿元的“大招”,特别是黄金价格突破3600美元,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而中国资产却逆势大涨。
面对这样的趋势,特朗普也是罕见用四字来形容中国。
9月4日,美联储发布了最新一期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简称《褐皮书》),为9月降息提供了明确信号。
这份报告显示,美国各地区均出现价格上涨,但大部分辖区报告只是“温和或轻微”的通胀,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中关于通胀的提及次数接近四年来的低点。
就连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也已经明确表态,他们需要在下次会议上启动降息,然后在此之后,他们就不用遵循固定的步骤来实施降息,更是在未来3至6个月内,美国将会进行多次降息。
根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目前市场预计,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6.6%;年内的降息幅度大概率在50个基点至75个基点之间(降息2—3次)。
不过就在在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的同时,中国央行也有了新动作,在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要知道,央行这波操作,相当于从商业银行手里买走债券,并约定未来再卖回给银行,相当于给银行系统直接提供了1万亿的资金支持。
而且与过去的“大水漫灌”不同,这次操作被专家形容为“精准滴灌”,毕竟这既是为9月政府债券发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又能缓解因股市强劲表现导致的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
毕竟2025年中国GDP增速5.2%,央行降准和科技创新贷款超1万亿元,推经济稳增,而且分析师估2025年中国降息40-60基点,因美联储降利率和特朗普关税压出口,央行需宽松政策刺激内需和投资。
特别是美联储降利率,也让美元资产收益降,资本流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其中A股表现亮眼,2025年8月上证指数涨到4100点,涨幅28%,市盈率12倍,远低于美股25倍。
而外资加仓中国股票,占比从5%升8%,所以中国抛189亿美元美债,持仓降到7654亿美元,创15年低点,同时增黄金到2295吨,显出“去美元化”趋势。
面对中国央行的举动,在9月5日,特朗普也是发表了一条极为罕见的动态,不过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口无遮拦、张牙舞爪,而是用“深不可测”四个字来形容中国。
这四个字,不仅透露出他对中国的忌惮,更是他首次公开承认美国失去了印度和俄罗斯的现实,而且特朗普还在文中祝福中俄印三国“长久繁荣”,这也与他一贯的强硬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但这一表态的背后,也是美国传统联盟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毕竟特朗普原本希望拉拢印度制衡中国,但印度顶着美国高达50%的关税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而且他还试图离间中俄关系,但结果却是中俄能源合作进一步加强,毕竟中俄蒙三国刚刚签署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合作协议》,年输气量高达480亿立方米。
甚至在9月4日,他还专门宴请科技和金融大佬,催他们在美建厂,怕降利率让资本流向中国。
但这也仍然没能阻止中国的崛起,毕竟2025年中国AI芯片占全球30%,量子计算专利占39%,显出技术积累,华为昇腾芯片出货增50%,5G基站覆盖全球70%,推数字经济。
所以央行科技创新贷款超1万亿元,帮科技企业扩研发和生产,稳住产业链,尤其是科技进步,也让中国资产估值更有吸力,外资加仓科技股,占比从5%升8%。
毕竟中国央行的精准流动性投放,不仅支持国内经济稳定,也为全球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种操作方式也显示中国宏观调控更加成熟和精准,避免了大规模刺激带来的副作用。
而特朗普对中国态度的微妙变化,也可能预示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某种调整,虽然不太可能彻底改变对抗态势,但可能会从全面对抗转向选择性竞争。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钱江晚报2025年09月05日关于规模一万亿元,央行今日开展买断式逆回购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券商中国2025年09月04日关于凌晨!美联储重大发布!9月降息大门已经敞开?的报道
更新时间:2025-09-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