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已失败?老美换套路,偷运千吨稀土,但难破中国技术护城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吴先生

编辑|昭明


2025年7月路透社抛出的一组数据,让外界对中国稀土禁令的效果打上问号。

美国在中方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过去五个月突然从泰国、墨西哥进口了3834吨氧化锑,这个数字已经接近过去三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量。

问题在于,泰国和墨西哥此前根本不是中国稀土的主要出口目的地,这一反常增长背后,难道意味着“断供”已经失败?

偷运灰色链条揭秘

这一反常增长的背后,藏着一条隐秘的灰色链条:美国正通过中国→泰国/墨西哥→美国的路径偷运稀土。

具体手段上,走私者用X光难穿透的铅板或高密度树脂包裹锑锭,让常规安检设备难以识别。

更隐蔽的是将稀土粉末混入普通矿石,伪装成“铁矿石”或建筑用“瓷砖胶”,甚至改变稀土元素的表面物理特性,降低检测仪器的敏感度。

这些伪装后的物资先运到泰国曼谷港或墨西哥韦拉克鲁斯港,在中转国的保税区更换包装,贴上“泰国制造”“墨西哥制造”的原产地标签,抹去中国痕迹后再转运美国。

全程用加密物流信息和离岸公司账户结算,形成一条难以追踪的偷运网络。

泰国和墨西哥甘愿当这个“中转站”,背后是大国夹缝中的利益算计。

泰国农业出口依赖美国市场,美国近年多次以“关税豁免”为诱饵施压,加上中转每吨稀土能赚取300美元的“过路费”,让巴育政府难以拒绝。

而墨西哥更受地缘经济捆绑,美国承诺将其纳入“北美稀土供应链”,给予汽车产业关税优惠,这对依赖美国市场的墨西哥经济来说诱惑巨大。

但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风险不小,泰国此前因赌场合法化问题刚与中国缓和关系,如今又卷入稀土偷运,可能影响中泰铁路等合作项目。

墨西哥则面临失去中国稀土加工订单的风险,毕竟中国掌握全球90%的稀土分离技术,这些中转国其实是在拿外交信誉换取短期利益。

中国企业内鬼资敌风险

这条偷运链条能顺畅运转,离不开部分中国企业的“默契配合”。

国际稀土价格因中方管制暴涨3倍,一些企业被暴利冲昏头脑,通过在香港、新加坡注册的空壳公司,将稀土氧化物拆解成“合金添加剂”“陶瓷色料”等普通化工品,化整为零分批运到泰国罗勇工业园或墨西哥蒙特雷加工区。

这些海外子公司表面是“中资控股”,实际由美国资本通过离岸账户暗中控制,将中国稀土重新熔炼、贴标后,再以“东南亚产”“北美产”名义卖给美国军工企业。

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不仅导致每年数千吨战略资源流失,更让稀土这种造导弹、芯片的关键材料,可能成为未来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武器,实质上构成了“资敌”行为。

偷运确实是美国眼下最直接的破局手段,但这套产业链的技术漏洞正在暴露。

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升级了稀土检测设备,新型便携式光谱仪能在30秒内识别出矿石中的稀土元素成分,即便是混入“瓷砖胶”的稀土粉末也无所遁形。

更关键的是稀土“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分析稀土元素的同位素组成,能精准追溯其原产地,泰国中转的稀土只要经过中国提炼,同位素特征就无法完全抹去。

深圳海关就曾就通过这一技术查获了25吨伪装成“工业废料”的稀土磁粉。

印太联盟内部分裂

美国不甘心偷运被堵,又打出“印太稀土联盟”这张牌,想联合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搞“去中国化”供应链。

但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各怀鬼胎:印度嘴上喊着“Quad框架下资源共享”,背地里却拒绝向美国提供重稀土矿样,生怕提炼技术被学走,自己想搞“稀土自主”当亚洲供应商。

日本更务实,一边跟着美国喊口号,一边偷偷加大从中国进口稀土永磁体,毕竟美国给的技术转让承诺迟迟不兑现,反而在汽车芯片上卡日本脖子。

澳大利亚最直接,觉得自己出矿最多却拿不到定价权,尤其对美国把加工订单优先给日本不满,最近还放话要“重新评估与美稀土合作的性价比”。

现在联盟开会连个统一开采标准都定不下来,更别说对抗中国90%的全球精炼份额了。

美国扶持本土产业困局

五角大楼去年就砸了2.3亿美元入股得克萨斯州的稀土企业,想复刻中国“矿山-冶炼-分离”的全产业链,还放话要在2030年前实现“稀土自主”。

但稀土提炼分离是出了名的“技术活”,要处理钍、铀等放射性元素,还要把镨、钕等17种元素精准分开,中国企业用了30年才突破“串级萃取”技术。

现在全球90%的高纯度稀土氧化物都出自中国工厂,美国企业连实验室级别的分离设备都得从中国偷偷买零件。

不久前得州企业试产了三次,纯度始终卡在82%,根本达不到造导弹制导系统的99.99%标准。

更麻烦的是周期,从矿山开采到分离厂投产至少要7年,这期间中国要是突然放开稀土出口价格,美国本土企业成本比中国高5倍,分分钟就被挤垮。

现在国会已经有人质疑“这钱是不是扔水里了”。

中方筑牢产业护城河

而中方这边也没闲着,技术反制早就跟上了,区块链追踪系统给每批稀土都建了“数字户口”,从开采到出口全程留痕,想偷偷换货根本不可能。

法律上也出了硬招,新版《矿产资源法》把走私稀土的刑期上限提到十年,还搞“终身禁入”,谁敢碰红线就让他彻底退出行业,必要时还能用长臂管辖追查到海外子公司。

外交上最近刚跟越南签了协议,对稀土相关产品加征40%关税,等于把东南亚这条走私通道也堵上了。

说到底,中国真正的王牌不是简单“断供”,而是手里握着提炼分离技术的“独门秘籍”,现在我们早就从“卖资源”转向“卖技术产品”。

这才是真正的产业护城河,博弈主动权其实始终牢牢握在我们手里。

参考资料:

中华网财经:3834吨稀土到达美国!超3年总和为去年27倍,西方军工的救命稻草2025-07-11

财联社:美国欲加快建设稀土供应链,怀俄明州布鲁克稀土项目正式启动2025-07-1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科技   护城河   稀土   套路   中国   技术   美国   墨西哥   泰国   稀土元素   日本   中方   中国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