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9 日晚 10 点,浙江海宁 "胖都来" 商场外突然亮起施工灯,吊车搭载工人拆除巨幅广告牌上的 "胖" 字,替换成白色发光的 "盈" 字。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整个换牌过程持续约 3 小时,凌晨 1 点已完成 "胖都来" 到 "盈都来" 的字样更替。5 月 20 日上午,高德、百度地图同步更新名称,标注 "曾用名:胖都来",企业微信公众号、法定代表人都建明的抖音账号也同步更名,形成线上线下统一的品牌形象切换。
此次更名距 5 月 9 日都建明在抖音宣布 "接受建议换名" 仅 11 天,距网传胖东来寄送律师函约 20 天,创下商业体更名的 "闪电速度"。对比同类品牌更名(如 "茶颜观色" 更名耗时半年),胖都来的快速响应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核心矛盾源于名称高度相似 —— 河南零售巨头 "胖东来" 创立 28 年,在全国拥有超高辨识度,而浙江 "胖都来" 今年 2 月刚注册,3 月底开业时因 LOGO 设计、宣传风格与胖东来神似,被消费者直指 "蹭名牌"。据知情人士透露,胖东来 5 月初已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商标侵权投诉,并寄送律师函,明确要求停止使用近似名称。
5 月 1 日开业时,胖都来邀请多位三线明星录制祝福视频,本想借流量造势,却因 "胖" 字争议遭网友炮轰:"靠模仿起家的商场,明星站台也救不了口碑"" 以为是胖东来分号,结果是 ' 李鬼 ' 开业 "。抖音评论区单日涌入 2 万条质疑留言,品牌好感度暴跌 47%(据新抖数据),倒逼管理层加速决策。
官方解释称,新名 "盈都来" 中的 "盈" 取自母公司 "盈中控股",寓意 "盈满商业,服务都民",既摆脱 "胖" 字争议,又强化集团化品牌定位。值得注意的是,胖都来所属的浙江艺淘服饰有限公司,背后股东之一正是 "浙江盈都文化传媒",此次更名可视为从独立品牌向集团化运营的过渡。
事件初期,都建明在采访中坚称 "胖字代表丰盈美好,取自董事长姓氏",被网友调侃 "强行解释最致命"。5 月 10 日晚,他突然在抖音发布道歉视频:"感谢大家监督,接受建议换名字,恳请网友赐名",并附上 "都建明 盈都来(曾用名胖都来)" 的新账号,展现主动纠错的诚意。
不同于其他企业低调处理更名,胖都来通过抖音实时更新进度:5 月 15 日公布 3 个候选名称(盈都来、兴都来、盛都来),5 月 18 日公示新 LOGO 设计稿,5 月 19 日直播广告牌拆除过程,累计获得 150 万次播放,让 "被迫改名" 转化为 "用户参与式品牌重塑"。
数据显示,2024 年商标侵权纠纷同比增长 32%,此次事件为创业者敲响警钟:取名时需通过 "中国商标网" 全类检索,避免与知名品牌音、形、义近似。律师提醒:"即使不构成商标侵权,若因名称混淆导致消费者误认,仍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胖都来的逆袭操作值得借鉴:①24 小时内回应舆论(5 月 19 日换牌,5 月 20 日上午发布官方声明);②管理层亲自出镜传递态度(都建明抖音账号粉丝一夜涨粉 3 万);③借势完成品牌升级(新名称绑定集团战略,消除 "蹭热度" 标签)。对比某些企业 "装聋作哑" 导致口碑崩盘,主动纠错反而能化危机为转机。
尽管更名后仍有网友吐槽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但市场反馈显现积极信号:5 月 20 日当天,盈都来客流量较前日增长 23%,有消费者表示:"改名后敢来逛逛了,希望真能做到像名字一样 ' 盈利都来 ',靠服务留住顾客。" 这印证了商业本质 —— 再好的名称也抵不过产品和服务的长期主义。
这次耗时 20 天、花费超百万的 "换牌行动",不仅是一次法律压力下的被动更名,更是一堂价值百万的品牌启蒙课:当流量红利退潮,唯有尊重知识产权、敬畏市场规则、聚焦用户体验,才能让品牌真正 "盈" 得未来。正如网友所言:"去掉 ' 胖' 字不可惜,丢掉 ' 蹭热度 ' 的侥幸心,才是企业最该换上的 ' 新招牌 '。"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