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板本该顺势推出“老罗定制改进套餐”,把危机变成发展契机

说实话,西贝的价格并不便宜,这一点咱老百姓心里都清楚。可我依旧愿意一次次光顾,因为他们的服务,真的能把高客单价的“刺”磨平。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去西贝就像走进了一个“舒适区”。服务员总会主动拿来彩笔和画纸,孩子可以安安静静地画画,我们大人也能踏实地吃饭。那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不冷淡,也不过度热情——比很多餐饮同行舒服得多。

作为西贝黑金会员,我每次走进店里都会收到一份“黑金见面礼”——一盘瓜子。

然而,最近西贝和老罗的论战,让我想到了当年他大战西门子的情景。那一次,老罗大获全胜。这一次,从舆情来看,他依旧占据压倒性优势。

事情的起因,是老罗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在我看来,如果西贝的老板在第一次被质疑时,能认个理儿、认个错,哪怕只是认个怂,说一句:“我们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离消费者的期待还有差距,我们会继续努力,感谢罗老师的批评指正。”或许,这场风波很快就能平息。甚至,贾老板还可以顺势推出“老罗定制改进套餐”,把一次危机变成一次转机。

可现实是,西贝的贾老板选择了硬刚,结果把事情越闹越大。企业对预制菜的认知,和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在我们眼里,只要不是现做现炒的,就是预制菜。而管理层很可能长期处在信息茧房里,没意识到这种落差,最终导致每天亏损100万的局面。我周五晚上特地去了舆论风暴眼,发现竟然不用排号了,餐桌也有一半没有坐满。这在我西贝就餐经历中尚属首次。

最让我心疼的,是那些一线员工。他们的笑容是真诚的,服务是自然的,却要为管理层的公关失误买单。这对他们来说,真的不公平。

我一直觉得,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只是菜的味道,还有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连接。西贝曾经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的员工培训、服务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有人情味”的温暖。可这一次,管理层的反应却让人失望。他们似乎忘记了,消费者的感受,比冰冷的标准更重要。

品牌积累信任需要很长时间,但摧毁它,可能只需要一次应对不当的危机。西贝的案例,也给其他企业提了个醒:在互联网时代,真诚沟通比强硬辩解更有效,承认不足比掩盖问题更能赢得尊重。

作为一个老顾客,我真心希望西贝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重新找回那份与顾客之间的温度。毕竟,我还想继续带着孩子去吃那盘免费的瓜子,而不是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替他们感到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美食   契机   套餐   危机   老板   黑金   顾客   消费者   孩子   瓜子   安安   认知   舆论   真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