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孕育了无数商业奇迹。其中,汪立平的故事堪称励志典范。他仅有初中学历,却凭借着对机械技术的浓厚兴趣和不懈钻研,自学成才,掌握了精湛的机械技术。在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汪立平敏锐地捕捉到了液压行业的巨大潜力,毅然创立了恒立液压,拥有了530亿元的身家,稳坐常州首富的宝座,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同样令人钦佩的还有唐熬齐,他出身贫寒,曾是一个放牛娃。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从一家村办小厂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他带领团队不断改进技术、拓展市场,将这家小厂逐渐打造成市值破23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龙头——新泉股份。唐熬齐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江苏草根创业的杰出代表。
车灯领域的璀璨明星
在江苏的商业版图中,星宇股份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这家由周晓萍带领的企业,专注于车灯领域,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只靠车灯这一类产品,星宇股份就能做到年营收过百亿,成为了业内当之无愧的标杆。
要知道,车灯的生意并非一帆风顺,其面临的挑战可谓重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高端车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如此,比亚迪、长城等整车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灯厂,这无疑对第三方供应商的订单造成了巨大分流。在这样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星宇股份却能够从拖拉机车灯这些没有竞争壁垒的产品起步,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在这些行业巨头的口中夺利,将生意越做越大,其难度可想而知。
更难得的是,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崛起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对燃油车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在这场变革中遭受重创,业绩大幅下滑。然而,星宇股份却展示出了强劲的适应能力。在2021、2022年,公司虽然短暂承受了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压力,但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公司管理层迅速调整战略,加大在新能源汽车车灯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新客户。很快,星宇股份便重拾了增长势头,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从具体数据来看,星宇股份的业绩增长十分显著。2022 - 2024年,公司的营收从82.48亿元提升至132.5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6.76%;净利润从9.41亿元增至14.08亿元,年复合增速达49.63%,远超华域汽车等同行。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充分证明了星宇股份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实力和卓越的适应能力。
专注铸就专业:三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深耕
自1993年创立以来,星宇股份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车灯领域,三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星宇股份就展现出了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力,较早引入了LED光源、光学设计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车灯的性能和质量,也为公司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信赖。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2016年,星宇股份的AFS(自适应前照灯)、ADB(自适应远光)系统就先后实现了量产。这两项技术的量产,标志着星宇股份在车灯智能化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公司在行业内占据了领先地位。
随着行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星宇股份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迅速实现了ADB前照灯的量产,并一举成为国内首家完成LED - ADB升级的企业,成功抢占了技术制高点。如今,车灯业务贡献了星宇股份90%以上的收入,专注带来的专业深度,让星宇股份构筑起了自身的技术护城河,在国内车灯市场的份额仅次于华域视觉,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升级朋友圈:紧跟市场趋势的客户拓展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崛起,这一变革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星宇股份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仅用了不到两年就完成了客户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从传统燃油车阵营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拓展。
在2022年以前,星宇股份的客户版图主要扎根在传统燃油车阵营,包括宝马、本田等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客户为星宇股份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和丰厚的利润,也为公司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星宇股份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寻求变革。
一方面保持着和传统车企的紧密合作,继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车灯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迅速切入了赛力斯、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链,成为了这些新兴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更令人瞩目的是,星宇股份还成为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首个优选级认证伙伴。这一合作,不仅为星宇股份带来了更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机会,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增长,星宇股份不仅弥补了公司原有传统客户销量下滑的影响,更带动了其后组合灯、前照灯等产品的需求增长,成为其2023年业绩回升的主要动力。通过升级朋友圈,星宇股份成功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
隐忧浮现:盈利困境下的挑战与思考
尽管星宇股份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但在光鲜的背后,却也暗藏着一些隐忧。其中,主营车灯业务正经历着盈利的烦恼,量增却利减的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24年,公司车灯产品实现营收124.54亿元,同比提升了29.75%,营收比例达到93.97%,与2023年基本持平。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其车灯业务的毛利率却从2023年的21.79%降到2024年的19.93%。这一变化,直接拖动了星宇股份2024年的整体毛利率降至19.28%,同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
细看之下,这并非偶然现象。拉长时间线,其实自2020年以来,星宇股份的毛利率便一路下滑,拖动着净利率也随之走低,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星宇股份出现这样的盈利困境呢?
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冲击
在星宇股份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80.8%,这使得公司的成本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车灯的上游原材料主要是塑料粒子、电子元器件、控制器和芯片等,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供应链的不稳定,这些材料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例如,芯片短缺问题在近年来一直困扰着汽车行业,芯片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车灯生产成本的增加。此外,塑料粒子和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对公司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整车厂在供应链中占据较强的话语权,星宇股份难以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充分传导至下游,只能自己承担大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这无疑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拿2024年来看,星宇股份的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了33.05%,使得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了31.87%。而2024年,星宇股份的营收同比增幅为29.32%,没能完全覆盖成本涨幅,最终也体现在公司毛利率的下滑上。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智能车灯的技术升级
现如今,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智能车灯技术也正在从ADB向DLP(数字投影大灯技术)等方面演进。DLP大灯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车灯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强的投影功能,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光线控制和更加丰富的交互体验。
目前,星宇股份的DLP已成功搭载在了问界M9、深蓝S05上。截至2024年底,其和华为合作的DLP大灯也正式实现了量产。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星宇股份在智能车灯技术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要知道,DLP大灯的价格昂贵,单车价值量可达1.5万元以上,几乎是普通LED灯的10倍。而且,当前车灯市场仍以LED等为主流,DLP的渗透率还不足5%,且主要搭载在高端车型中。那么,后续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智能车灯将逐渐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带动公司的DLP大灯加速放量。这将有望拉升其车灯的单车配套价值,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
加快出海进程:全球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寻找更多的高端产品买家,拓展市场空间,近年来星宇股份正在加快出海进程,凭借技术实力和性价比在全球车灯市场寻找机遇。
2022年,公司在塞尔维亚的工厂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星宇股份正式开启了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随着2024年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其塞尔维亚工厂的营收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速超过了180%,增长势头十分迅猛。塞尔维亚工厂的成功运营,不仅为星宇股份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也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布局积累了宝贵经验。
除此之外,在2023年,星宇股份公司在墨西哥和北美都成立了子公司,旨在切入北美供应链。北美等市场对智能车灯的溢价接受程度更高,消费者对汽车科技配置的需求也更加旺盛。那么,若后续北美工厂顺利放量,便有望成为星宇股份强劲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江苏的车灯之光,照亮了星宇股份的财富传奇之路。在专注与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星宇股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面对盈利困境,星宇股份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加快出海进程,实现破局发展。相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星宇股份将继续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和创新的精神,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江苏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新锐创作者认证#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