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哭墙,藏在墙缝里的家国梦!以色列人在哭什么?

“哭墙”为犹太教的重要圣地,也称西墙,它的历史与犹太民族的兴衰紧切相关,是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哭墙不仅是一个宗教圣地,更是犹太民族历史和精神的象征,承载着犹太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与情感,是犹太教最神圣的露天会堂,也是全球犹太人心灵的归宿。


一、哭墙的起源

1. 圣殿的辉煌与毁灭

公元前10世纪,犹太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第一圣殿,作为犹太教的宗教中心。公元前586年,圣殿被巴比伦人摧毁,犹太人开始流亡。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后,于公元前516年重建第二圣殿,公元70年,第二圣殿又被罗马人焚烧毁灭,仅留下西墙的一段残垣得以幸存,这段残墙就是今日的哭墙。


2. “哭墙”的由来

在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被禁止进入耶路撒冷,只能每年在圣殿山附近短暂祈祷。他们面对残墙痛哭,诉说自己流亡之苦与对圣殿的怀念。中世纪时,尽管犹太人仍受迫害,但哭墙一直是他们精神寄托的象征。


此后千余年间,流亡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时,就经常在这里哭诉民族的苦难和圣殿的毁灭,“哭墙”由此得名,但其正式名称为“西墙”。

二、哭墙的象征意义

1. 第一圣地的地位

犹太教把哭墙作为最神圣之地,教徒开始来此地时必定哀哭祈祷,以悼念古圣殿并期望圣殿重建。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来说,哭墙是连接故土与信仰的桥梁,代表着犹太民族身份的传承延续。


2. 历史苦难的见证

从罗马压迫到中世纪屠杀,再到二次大战的屠杀,犹太民族数次遭遇劫难。所以,哭墙前痛苦的泪水,既是对逝去亲人的哀悼,更是对民族苦难的倾诉。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收复耶路撒冷后,士兵们聚集在哭墙前痛哭、祈祷,这一场景也成为犹太民族复兴的标志。


3. 未来的期盼

犹太人坚信,第三圣殿终将在哭墙所在之地重建,民族将恢复往日辉煌。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在流亡中始终保持团结,最终在1948年重建以色列国。


三、哭墙前的仪式

1. 虔诚的祈祷

对犹太人而言,哭墙是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之一,许多人会来此祈祷,以表达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生活的期许。


很多犹太人每月会蜂拥至哭墙,正统派教徒会赤脚来回走动、摇头祷告,甚至亲吻石墙。

2.寄托心愿

人们会将写有自己心愿的纸条塞进墙缝中,相信上帝会收到这些心声。纸条也多为祈求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及民族繁荣内容。


3.纪念与哀悼

犹太民族的重要纪念日(如圣殿被毁日),都会有大量犹太人聚集在哭墙前,缅怀历史,寄托哀思,延续民族悲切的情感联结。


4. 节日的欢庆

安息日或宗教节日时,哭墙广场成为庆祝场所。犹太人载歌载舞,感谢上帝的庇佑。这种悲喜交织的仪式,体现了他们对苦难的接受与对未来的信心。


5. 礼仪的遵守

祈祷时,男性一般需要戴小帽,女性则在特定区域祈祷。而参观哭墙也需遵守严格规定,男性需戴小帽子(或用纸帽),女性需着得体服饰;不可拍照或打扰祈祷者。这些礼仪体现了犹太人对神圣空间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历史   犹太   墙缝   以色列人   犹太人   耶路撒冷   民族   犹太教   圣地   苦难   公元前   以色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