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10月14日下午,京东突然官宣造车的消息。在官宣之后,京东造车的词条迅速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
图源:京东汽车
据官方表示,新车将会在双十一期间正式亮相。而这也刚好为京东双十一造势,一举两得也是给京东玩明白了。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这款“国民好车”实际上是与广汽、宁德时代联合发布的新车,而京东则是负责销售服务等运营部分。
从电商、到外卖再到汽车,京东的野心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了。
跨界搞外卖之后
京东官宣造车
今年2月份,京东正式上线了外卖功能。在那之后,外卖大战就打的不知天地为何物。
图源:小红书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消费者们都把外卖给吃爽了。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比三家外卖平台,看看在哪家点外卖最便宜。
三家外卖平台也因此被相关部门约谈了好几次,直到8月份,这场外卖大战才逐渐消停。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外卖大战才刚过去2个月,京东就又有了大动作。10月14日,京东宣布将与广汽、宁德时代联合造车,并且新车亮相时间就定在双十一。
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表示,说不定以后买京东的车第二天就能到货了。
但实际上,刘强东早在10年前就已经对汽车行业进行了布局。
图源:网络
彼时,蔚来创始人李斌用15分钟阐述了他的造车理念,东哥仅仅考虑了10秒就点头说yes,并且投资了40多亿元。
在那之后,京东便新增了不少关于汽车的业务。比如在2021年的时候成立了汽车事业部,同时将“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
图源:网络
如今,除了还没有卖车,京东已经覆盖了所有汽车的周边服务。因此也有不少人调侃道,京东快把4S店的“活”给抢走了。
图源:比亚迪
7月份的时候,京东汽车与比亚迪正式牵手,这也意味着京东汽车成为了比亚迪售后领域的电商合作平台。
图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也完全有能力自己造车。同样是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京东物流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京东物流VAN无人轻卡。
这款轻卡不仅具备了L4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充满电还能跑400公里。这不仅能够节省超过50%的运输成本,还能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同时,京东还手握着3000项关于自动驾驶有关的专利。
然而,目前看来,京东并不想走小米的路,而是更加接近华为的造车模式:为传统车企提供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支持。
不过,想要造出一台“国民好车”并非易事。
随着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崛起,消费者们的消费心理也逐渐变得理性,国内的新能源车圈也进入到了新一轮的洗牌阶段。
或许只有等到双十一的时候,市场才能判断出京东的新车能不能称得上是一台“国民好车”。
半年狂揽6577亿
京东王者归来?
决心入局车圈,实际上也是因为京东的钱包越来越鼓了。8月中旬,京东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财报。
图源:富途
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京东的营收为6577.4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9.28%。虽说净利润同比去年有所下跌,但也赚到了170.68亿元。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同时,京东还以1.15万亿的营收登榜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的前15名,都是国字号企业,京东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今年以来,京东动作不断。在年初的时候,京东将原来的“京东小魔方”升级为“京东新品”,并且在4月份,京东推出了新品成长“百千亿”计划。
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今年实现60000款新品年销售破百万、6000款新品年销售破千600款新品年销售破亿。
这不仅能够帮助商家迅速曝光新品,也能让消费者更早、更方便的发现并且买到新品。
同时,京东还不忘发力线下,成立京东MALL。如今,京东MALL在全国已经有了26家门店,与普通的京东电器不同的是,京东MALL主打的是沉浸式体验+全品类覆盖。
就连传统商超,京东也没有放过。今年8月份,京东折扣超市首家门店在河北涿州正式开业,两天的时间里,京东折扣超市涌入了10万人。
图源:小红书
在开业当天,店门口就已经排起了拐好几道弯的长队,有网友表示,场面快赶上春运了。
据了解,京东折扣超市首家门店面积超过了5000平方米,并且为消费者提供5000多款商品。就连价格也十分亲民,比如9.9元30枚鸡蛋、16.9元/斤的金枕榴莲等。
就在9月25日的时候,京东折扣超市第六家门店在河北固安正式开业,由于太过于火爆,折扣超市在开业不到1个小时就启动了限流。
关于线下商超,京东也是早有布局。在2021年的时候,京东就收购了华冠超市试水低价产品。
尽管目前几家门店都给京东折扣超市起了个好头,但折扣商超这条细分赛道也早就被不少人盯上了。
图源:网络
比如,美团自营折扣超市快乐猴在8月底的时候在杭州正式开业,并且计划在今年开设10家门店。而阿里旗下的“盒马NB”同样在8月底升级为“超盒算NB”。
除此之外,京东还跨界搞了酒旅、短剧、医美等,可以说,36行行行都能看到京东的身影。
图源:京东港交所公告
同时,京东在海外也杀疯了。不仅斥巨资收购了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还拿下了香港佳宝超市。
看到京东疯狂跨界后,有网友辣评,52岁正是东哥闯的年纪。
但这背后,实际上藏着京东的焦虑。2020年~2025年对于京东来说是一段漫长的“失速期”。
东哥将这五年形容为“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再加上电商行业逐渐见顶,京东要是还没有找到另一个“财富密码”,就很容易落后于同行。
2023年,东哥重回一线执掌大权,之后便大刀阔斧的改革,硬生生带领京东成功杀出了一条新的路。
互联网扎堆造车
小米汽车口碑大反转
这几年来,不断有互联网大厂入局造车。比如,阿里牵手上汽,推出了智己汽车;华为与多家车企深度合作,“五界”也因此诞生。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厂造车,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新气象,比如,以往只有豪车才配有的冰箱彩电,如今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标配,甚至出现了“智驾平权”。
同时,比起传统车企,互联网大厂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这也促使了传统车企不得不加快转型的步伐,以免被淘汰出局。
目前,互联网大厂们参与造车的方式已经分为了三种:亲自下场造车、技术赋能以及战略投资。
图源:网络
作为亲自造车的模范样本,在这三年来,小米汽车已经成为了车圈最不能忽视的存在。
无论是小米SU7还是小米YU7,上市即火爆。如今下订,最快也要等到一年之后才能提车。
即便销量可观,但这段时间以来,小米汽车的口碑却出现了反转。就在京东宣布造车的前一天,成都出现了一起小米su7 ultra的事故。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3日,这辆小米su7ultra在与另一辆轿车发生碰撞后,越过了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
图源:澎湃新闻
结果却因整车被锁死打不开车门,只能眼睁睁看着车辆爆炸,即使拿来了灭火器灭火也无济于事,车辆仍然继续爆炸燃烧。
经过调查后发现,事故当事人邓先生存在着酒驾并且超速的行为。虽然此次事故是车主全责,但车门打不开这个事情依旧把小米推上了风口浪尖。
图源:东方财富网
10月13日,小米的股价开盘就暴跌,市值蒸发千亿港元。同时,无论是小米汽车直播间还是雷军微博的评论区都已经沦陷了。
在这之前,小米su7已经发生了一起智驾事故。在这起事故后,小米召回了超过11万辆小米su7标准版,进行软件升级。
图源:小红书
除此之外,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有不少小米YU7的车主发文表示,发现自己新车的挡风玻璃上出现了“测试车”的字样,怀疑自己买到了测试车。
还有不少网友发文吐槽小米的售后,认为小米汽车的售后远不如营销这么会整活。
图源: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小米第四款车的照片,虽说新车都被遮的严严实实的,但也能看出小米的第四款车型是冲着大型SUV去的。
图源:鸿蒙智行
另一边,专注于技术赋能的华为也不断迎来好消息。在国庆期间,鸿蒙智行累计拿到了4.85万台大定,平均每天狂卖6000辆车。
写在最后
此次京东跨界造车,除了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还想要构建生态闭环。同时,京东还表示,要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简化购车的繁琐流程。
不过,虽说京东并没有亲自下场造车,但作为运营方,一旦车辆出现质量等问题,京东就很容易掉进舆论漩涡,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伤害。
并且,国内车圈的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想要在其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京东造车成功,或将改变车圈的游戏规则。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