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被遗忘的历史罪人,导致越南脱离华夏版图的罪魁祸首

地图上有块地方,原本属于中国,叫“交趾”,千年治理、郡县建制、制度齐全。可从某一年起,它变成了另一个国家——越南。

这块地,是怎么从中国手里飞出去的?不是打输了仗,不是外国侵略,而是一个体制内的“自家人”悄悄把门关上、从里面反锁。

这个人叫吴权,出身唐朝地方官僚系统,却在乱世中自己当起了王。不是越南建国的“英雄”,而是中国边疆彻底失控的“罪魁祸首”。

可惜,史书里轻描淡写,今天更是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这人不是越南人,而是我们体制里的人

吴权,这个名字在今天越南历史书里,是“民族英雄”。可翻回中国古籍查查,他出身的地方叫“交趾唐林州”,当时属于唐朝岭南道安南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他是汉人,生在中国的版图里,长在中国的政权体系下。

吴家是安南地方的望族,父亲吴旻做过“本州牧”,也就是当地的正式地方官员,接受中央朝廷任命。

吴权成年后,被调到爱州(今越南清化),跟随当时的节度使杨廷艺,出任武官——牙将。说白了,他跟北京派去的驻外总领事手下的军事顾问差不多,是中国地方政府系统内的人。

杨廷艺权势不小,握着军政大权,还是吴权的岳父。可到了937年,他被一个部下矫公羡杀死,朝廷无暇顾及。于是吴权带兵复仇,打进交州,把矫公羡干掉了。

这里注意,交州,是唐朝在南方设立的重要州府,府治设在古螺(今越南河内西北),是原安南都护府的所在地。吴权手握军政之后,中央没能来得及任命新的节度使,吴权就成了事实上的统治者。

一切到这里,还只是军阀自保。可到了第二年,南汉派兵来干涉,他打了一场著名的白藤江战役,击败来犯的舰队。

939年,吴权打赢之后,他拿着中央派下来的兵马,干了一件最绝的事:自封为王。

国都设在古螺——也就是原本的中国州府所在地,然后宣布交趾脱离中国。

当时中央忙着应付北方战乱,根本抽不出手。就这样,中国南部苦心经营数百年的边疆门户,被自己人反手一脚踹了出去。

中原辛苦几百年,他一仗全毁了

地图上看,这事只是一小块地方的独立,实际上,这是整个中原边防体系被击穿的开始。

要说清楚吴权这一仗毁了多大的东西,得从一个被遗忘的机构说起:安南都护府

唐朝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设立安南都护府,治所设在交州宋平县,也就是今天越南河内附近。

这个机构很特殊,它不是“属国办事处”,而是实打实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中央,设置郡县,派驻官员。

唐朝在这设郡、设县、设刺史、设节度使,搞农业开发,建道路、筑军营。辖区北到云南南盘江,南到越南广平,东至广西东兴,西连红河黑水,连广西一部分都包含在内。

为了稳住这一块地方,中央还特意设立了静海军,军政合一,调任制度严格。对外打南诏、抗海寇,对内搞治理。到了晚唐,即便南诏一度攻陷都护府,也能在几年内收复失地、恢复建制。中原政权的边防能力,维系得住越南。

但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整个中原战乱频仍,节度使成为半独立的“地方王”。这种混乱局势,传导到安南,节度使逐渐被地方士族掌控。

吴权正是在这种节度体制混乱的当口,一口吞下整个交趾。

真正致命的,是938年白藤江一战。南汉出动水军,企图从水路压制吴权。他布下伏兵,利用涨潮焚毁敌舰,当场击毙南汉大将刘洪操。战后,南汉兵败如山倒,退出红河流域。

吴权趁势掌控全境,次年即位称王。他选的都城,就是唐朝当年的安南都护府旧址,等于宣布:你们的地盘,现在是我的了。

从秦始皇设象郡,到汉武帝设交趾三郡,再到唐朝设安南都护府,这一带作为中国的正式疆域,存在了整整千年。

吴权称王的那一刻,这条线被砍断了。

自封国号,彻底掰断中国的手

一个地方牙将割据称王,已经够麻烦了。结果他儿子还没坐稳,就有人把他变成了国家创始人。

944年,吴权去世。按理说,国家刚刚建立不久,他的儿子吴昌岌应该接班。但中原式的“父死子继”到了安南这块,完全不灵。地方军阀群起而攻,形成了所谓“十二使君割据”的混战局面。各地头人自称“使君”,互不隶属。

局势持续了二十年,直到一个人把乱局扫平,这个人叫丁部领

丁部领,华闾人(今越南宁平),父亲曾任中国设立的驩州刺史。他熟悉中原制度,懂得如何用中央的架构建立地方政权。他先是击败诸侯,自掌军权,随后在968年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大瞿越”。

称王是割据,称帝就不一样了。

丁部领不再假装听命于中原,他设立年号、设官分职、铸币施法,自创国体。他的国家虽然版图还不大,只有15万平方公里,但完全脱离了中国的政令体系。

至此,越南从地方势力变成了制度意义上的国家。这是吴权打开的门,丁部领正式把门焊死。

而这套制度一建起来,中国再想收回这块地,几乎不可能了。

当然,中原并没彻底放弃。明成祖永乐年间,明军于1407年出兵交趾,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十五府三十六州。

这是一次正式的收复行动,短时间内恢复了对越南北部的管理。但到了1428年,明军战败撤出,明宣宗亲自下令:正式放弃交趾。

一句“安南非可久居之地”,将几百年的努力一笔勾销。

至此,越南正式建国已成事实,中国对该地的控制彻底断线。

而这条断线的起点,不是战争,不是叛乱,不是外族,而是——一个叫吴权的人,在乱世中坐上了不属于他的那把椅子。

参考资料

吴权.百度百科

安南都护府.百度百科

交趾三郡.百度百科

丁朝.百度百科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历史   越南   华夏   罪魁祸首   版图   罪人   安南   交趾   中国   中原   地方   唐朝   节度使   南汉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