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锂”显专业 安全备降护平安

国航通报,10月18日,由杭州飞往仁川的CA139航班,一名旅客存放在行李架上手提行李内锂电池自燃,机组按程序立即处置,未出现人员受伤。为确保飞行安全,飞机已备降上海浦东机场。国航已调配飞机继续执行该航班任务。

哪些物品含锂电池?

充电宝、手机、电脑、平板、智能行李箱、相机等,日常使用的很多设备里很多都含锂电池。

锂电池为什么会起火?

在航空运输过程中,锂电池一旦因短路、挤压或自身质量问题发生“热失控”,会迅速升温、冒烟、起火甚至爆炸。且该过程具有起火快、威力大、扑灭难等特点。

由于飞机客舱空间密闭、人员密集且灭火设备有限,一旦发生电池燃烧,不仅会迅速消耗舱内氧气,还可能释放有毒气体和粉尘。在空中环境下,旅客更容易恐慌。相较地面环境,空中应急处置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显著增加。

锂电池起火莫惊慌 相信机组专业处置

机组人员受过专业培训,会为着火点周围旅客重新安排座位,没有空座时会指挥旅客蹲坐在其他旅客之间,但都会将旅客均匀分布,以确保飞机平衡和旅客人身安全。

根据民航局官网在2024年12月7日发布的《客舱运行管理》,要求客舱乘务员必须接受意外火情应对的相关培训,和应对锂电池失火的处置程序。

民航局对机上锂电池产品失火等也有应急处置指南。各航空公司需根据《指南》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处置程序。

机组处置程序:

为了确保乘机组人员在面对锂电池应急情况时能够熟练、冷静地应对,航空公司会定期组织全面且专业的培训与演练。所以,只要对锂电池产品管控和处置得当,民航安全是有保证的。

什么能用来灭火?

水灭火瓶、化学灭火瓶、水、饮料等都可以用来灭火;防烟面罩、石棉手套、可以用来保护自身;冰桶、储物柜、垃圾箱可以用来浸泡失火设备。

旅客应该怎么做?

这时候,切记不要慌张,不要大面积移动,一定要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必要时可以协助帮忙传递灭火设备、甚至帮忙灭火,大家众志成城,保证人机安全。

谁该为损失负责?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要求国航进行赔偿的声音,那么航空公司需要为此次航班备降导致的行程延误赔偿吗?

根据中国民航关于航班运行“八该一反对”的要求:该复飞的复飞、该穿云的穿云、该返航的返航、该备降的备降、该绕飞的绕飞、该等待的等待、该提醒的提醒、该动手的动手,反对盲目蛮干。

“该返航的返航、该备降的备降”就包含了“突发事件”,即飞机上出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事件。航班选择备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保证航班上所有人员的安全!

航空公司是“守护者”也是“受害者”。面对突发险情,国航机组的专业处置和果断备降决策,恰恰是履行其最高职责——保障旅客生命安全的体现。备降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国际民航通行、且被写入手册的标准安全程序。这个决策,保护了全体机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事件的直接诱因是旅客携带的锂电池。飞机客舱维修维护、航班备降产生的燃油成本、起降费、后续旅客安置、航班调整等经济损失,以及对整个航班运行秩序的影响,都是由国航来承担的。航司也是此次意外事件的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据《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国内航班发生备降,无论何种原因,承运人均应当向备降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务。相关条款中,并没有对“突发事件”导致航班备降或延误要求航空公司赔偿的规定。

在本次事件中,国航并非责任方,而是尽责方。他们用专业的处置将一场潜在危机化险为夷,确保了航班上所有旅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同时国航及时调配飞机继续执行该航班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旅客后续行程的影响。

请相信,没有哪家航空公司愿意看到航班备降。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任何决策都以安全为第一考量。国航在此次事件中的专业表现,值得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共同营造更安全的飞行环境

安全飞行,重于泰山。空中安全无小事,它系于每一个细节,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每位旅客在出行前,务必检查自己的电子设备和备用电池,不携带“三无”或老旧鼓包的产品,严格遵守民航局的携带规定,在飞行途中,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让我们与航空公司、民航管理部门携起手来,共同营造更安全的飞行环境,让每一次起落都安妥稳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科技   平安   专业   旅客   航班   锂电池   国航   航空公司   机组   人员   客舱   飞机   民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