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首个“全国科普月”。8月26日下午,镇江市举办“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2025年科普讲解大赛决赛。本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标志着镇江市正式启动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春生,市政府副市长尹卫民,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祝建,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包荣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凌继堂,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华,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张志锁等出席活动。
尹卫民在讲话中强调,崇尚科学、尊重创新历来是镇江的城市基因。他希望各相关单位、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紧紧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聚焦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服务手段,丰富内容形式,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切实增强科普工作的引领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尊重知识、热爱科学、追求创新在镇江蔚然成风,夯实创新发展基础,为全市加快打造在特色领域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凝聚强大力量。
徐春生对镇江科普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在镇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市科协团结带领各级科协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积极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科创先锋”行动,持续打造“梦溪科普”品牌,开展特色领域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阵地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了多方协同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他就下一步科普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突出科普的价值引领作用,将科普置于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释放科普的价值功能;二要聚焦重点人群,围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群体,以“五进”为抓手精准开展特色科普活动;三要强化科普社会合力,坚持统筹协同、共建共享,牢固树立大科普理念,加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新格局。
启动仪式上,包荣军发布了镇江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方案;“镇江数字科普地图”同步正式上线。该地图是全市首款以信息化手段集中展示科普场馆资源的数字平台,涵盖科技场馆、教育科研、三农、自然资源、新质生产力、科学家精神等多种类型,包括5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1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1家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既汇集镇江市科技馆、航空教育小镇、江苏茶博园等大型科普场所,也涵盖翰雅生态、醋文化博物馆、脑立方等特色科普场馆。公众可通过地图便捷查询各场馆展教内容、预约方式及实景信息,有效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现场还发布了7条科普研学线路,覆盖自然生态、军事科技、航空航天、农耕文化等领域,串联20个科普研学点,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科学体验。
活动中,市科技馆、江苏茶博园、航空教育小镇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镇江市科普场馆共同体,倡议整合资源、联合开发课程、同步开展活动,推动科普服务提质扩面。镇江市“全国科普月”启动后,2025年科普讲解大赛决赛正式举行。最终,来自镇江市科技馆的李文倩、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镇江籍大学生于富安共同获得一等奖。科普月期间,镇江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系列科普行动, 全市还将开展分会场活动、责任单位特色活动、科普阵地联合行动等百余场科普活动,持续至9月底。
镇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各责任单位,各市、区科协,镇江经开区、高新区相关单位,市级学会(促进会、协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有关代表参加活动。(作者:邹刚 编辑:谢长美)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