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那年折在金陵,太平天国算完了,剩下的人散的散,躲的躲,李骏兴就回了江西武宁,那地方山多,茶有名,地不好种,打仗的手放下刀,拿起锄头,日子总要过,外头天翻地覆,家里人得吃饭。

李骏兴心里那口气没顺,种茶,别家都指望茶商收,他不干,自己懂行情,就自己拉着茶叶出去卖,开头难,慢慢地,名气做出来了,村里人也学他,他就成了带头人,领着大家卖茶,打过仗的人就是不一样,脑子里那点火星子还在,他说过,仗是打败了,人不能服,下一辈还得干,这话他儿子李烈钧听进去了。

李烈钧小的时候,他娘教他认字,他爹带他练拳,白天读书,晚上站桩,村里人在田里累趴下,他在竹林里吼着背书,李骏兴是真下本钱,送他去念书,托关系找先生,还请了武举人教拳脚,家里那点钱,全砸他身上了,就赌这一把,能不能成,看他自己的造化。

那会儿清廷搞新军,地方官看上李烈钧这苗子,就给送进了武备学堂,里头的教官吴介璋是个明白人,一眼就瞧出他不一般,处处护着,后来李烈钧去了日本。

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学炮科,不走文路,也不搞风花雪月,晚上就跟同盟会那帮人搅和,见到了孙中山,年轻人火气旺,说太平军是败了,可国魂还在,这话写信告诉家里,他爹看着信直乐。

回国后李烈钧一面在学堂教课,一面偷偷拉人,发东西,讲道理,没多久就让人给盯上了,抓进大牢,那年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命都悬着,还是他老师吴介璋给捞了出来,跑去上海,又转到北京,正好赶上孙中山没了,他在那守灵,操持丧事,太平天国的后人,给革命的领袖送终,这事兜兜转转,像个圈。

后头的事,北伐,讨袁,在江西第一个举兵,黄埔军校,他也是出钱出人,抗战打起来,他去劝蒋介石,自己家里七个儿子,五个直接送上战场,一个学医救人,一个太小,都不是逼的,是孩子们自己抢着去,这事传遍了,都说李家是拿命在撑着一个理,革命这东西,没丢。

最后李烈钧在重庆走的,1946年,周恩来、邓颖超都亲自去吊唁,没说太多,只说历史会记住,人没了,那股劲还在,太平天国的念想早没了,血脉里的东西还在,李秀成当年死得那么惨,谁能想到,他手下的一个兵,儿子成了上将,把清朝给掀了,这理想啊,不在一个人身上,它能传下去。

历史这东西,就像河,看着流过去了,底下暗流还在涌,李骏兴那股不服输的劲,李烈钧那一身硬骨头,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清朝没了。

皇帝没了,可那股子要公平要活得像个人的想法,一直没断,李烈钧墓碑上八个字,前烈之志,后继有人,他自己写的,火种没灭。

一个种茶的农民,儿子成了上将,这中间八十年,起义,革命,打仗,换了三代人,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李秀成死得壮烈,李骏兴活得憋屈。

李烈钧走得远大,那点火,一直在烧,这就叫觉醒,失败不是结局,只要火还在传,这片土地就有希望,中国就是这么过来的。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