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李鹏和邓颖超的珍贵合影,那年他12岁,称呼“邓妈妈”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92年7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偕夫人朱琳前往医院病房探视病重的邓颖超。

当秘书赵炜俯身向病床上的邓颖超轻声报告后,她以极其微弱且沙哑的嗓音断续说出"李鹏......"二字,这也成了邓颖超临终前最后的话语。

大家都知道,邓颖超是周恩来总理的夫人,她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还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更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优秀代表,周恩来和邓颖超这对夫妻,相互扶持、情深意笃,他们虽然一生没有孕育亲生子女,可他们却“儿女满堂”。

这是1986年,邓颖超同志和李鹏同志及夫人朱琳的珍贵合影,图片中,李鹏和朱琳站在邓颖超身旁,两人亲密的挽着邓颖超,就像是挽着自己的母亲一样。

李鹏一身浅色西装,佩戴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中透露出坚定而又慈祥的光芒,而他的妻子朱琳,一袭蓝色长裙搭配黑色包包,脚上穿了一双白色高跟鞋,整个人温柔似水,气质优雅。

中间的邓颖超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精神依旧很好,一身灰色套装,干净又大气,三个人其乐融融的画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丈夫携妻子和自己的母亲在拍纪念照呢。

李鹏总理于1928年诞生于四川成都,关于其身份,社会上曾流传一种说法,就是说李鹏是周恩来总理的养子。

不过,据李鹏总理在个人回忆录中的描述,他与周总理的关系实际上是资深革命者与革命烈士后裔之间的情谊,但是,周总理及其夫人邓颖超确实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鹏的父亲李硕勋,曾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等重要职务;母亲赵君陶,为中共秘密党员,在江苏省委秘书处任机要秘书。

在李鹏的记忆深处,父母虽出身于殷实之家,却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洪流,父亲更是为革命事业英勇捐躯。

李硕勋在上海求学之时,邂逅了李鹏之母赵君陶,二人于1926年喜结连理。

李鹏出生时,他的父亲正投身于党的地下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且充满危险,李鹏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并未得到父亲的陪伴与照顾......

时光荏苒,半年后李硕勋才得以调回上海,而那时,李鹏已将近半岁,一家三口才得以短暂的团聚,鉴于李硕勋工作的特殊性质,他们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

李鹏三岁时,李硕勋独自前往海南主持会议,然而不幸的是,李硕勋在途中惨遭遇叛徒出卖,他刚一上岸,便被国民党的秘密逮捕了。

李硕勋不幸落入敌手后,在阴森的牢狱之中,即便遭受了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也始终坚贞不屈。

据一位后来被成功营救出狱的同志回忆,敌人对李硕勋施加了种种酷刑,他的身体被摧残得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双腿更是被残忍打断。

然而,即便身处如此绝境,李硕勋却从未有过丝毫动摇,更未做出任何背叛党组织、出卖同志的卑劣行径,最终,这位英勇的革命者在年仅28岁的青春年华,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李硕勋牺牲时,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尚有4个月身孕在身,无奈之下,她只能带着年幼的李鹏先返回上海。

不久后,李鹏的妹妹诞生了,为了纪念在海南英勇牺牲的丈夫,她为女儿取名“李琼”。

赵君陶个性坚毅,自尊自强,并未因丈夫的离世而一蹶不振,她毅然决然地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四川,肩负起抚养子女的重任。

面对生活的艰辛,赵君陶并未选择逃避,而是以教书为生,凭借自己的双手努力支撑起这个家,就这样,她含辛茹苦,历经无数艰难困苦,终于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

李鹏初次见到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当时,他正在学校宿舍床上休息,突然收到一封从成都寄来的信件,信上简短地写着:“家里来人了,你赶快回来。”

尽管年幼,李鹏却明白“家里”这个称呼所指代的,是党组织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当他匆匆赶回“家”中时,便有幸第一次见到了邓颖超,后来,邓颖超亲自将李鹏接回了重庆。

抵达重庆之后,由于周恩来总理当时已前往延安,邓颖超便将李鹏安排在了周公馆居住,自此,李鹏与邓颖超一同生活起居,之后又被送往育才中学求学。

在李鹏和邓颖超一起生活的期间,李鹏还亲昵的称呼邓颖超为“邓妈妈”,可见李鹏心里有多么喜欢这个亲切的“邓妈妈”。

1940年,李鹏接到通知准备前往延安,抵达延安后,他首次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第一眼看到李鹏便觉他越长大越像他的父亲李硕勋。

在随后的相处过程中,周总理对李鹏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教会他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更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

周恩来总理逝世期间,李鹏与朱琳夫妇多次携三个子女前往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肃立默哀,并留下了几张珍贵的全家合影。

这些影像不仅记录了李鹏一家对总理的深切缅怀,更印证了周总理对李鹏毕生道路的深远影响。

1957年,李鹏在吉林丰满发电厂,担任副总工程师一职,那年的元旦之夜是李鹏与朱琳初次相遇。

在李鹏后来所著的《李鹏回忆录》中,他详细记录了与朱琳初见的情景,即便时隔多年,那画面仍历历在目:朱琳身着一袭紫红色套装,两条辫子垂于肩头,双眸明亮而自信,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朱琳的优秀深深吸引到了李鹏,后来晚餐结束的舞会上,李鹏热情地邀请朱琳跳了好几次舞,那一年李鹏虚岁29岁,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两人相识相爱一年后,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共孕育有2子1女,长子李小鹏,女儿李小琳,次子李小勇。

李鹏成家后跟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夫人虽然见面很少,但周恩来总理一直在关注着李鹏,1959年,朱琳生第一个孩子李小鹏时,正是邓颖超请来的著名产科专家林巧稚,让羊水意外破裂的朱琳顺利生产。

那时朱琳不幸遇到了早产和难产,李鹏的母亲赵君陶终日守护在她的身旁,那时,情况危机,林巧稚大夫问赵君陶:“你是要大人,还是要孩子。”谁知赵君陶毅然回答:“大人也要,孩子也要。”

她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决,那样的诚恳,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后来在林巧稚大夫的精心治疗下,朱琳终于顺利剩下李小鹏。

人到老年都喜欢自己的孙子,所谓隔代亲,赵君陶也不例外,但她在疼爱孙子孙女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把她自己的品德和学识,通过言传身教留给他们。

后来,孩子们陆续长大,据女儿李小琳回忆,她小时候是是父亲的“小跟班”,十几岁起就跟着父亲去很多电站考察,父亲头戴安全帽指挥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的情景,李小琳至今历历在目。

李小琳还记得,自己曾随父亲李鹏下基层访问,那会儿,父亲常常特意带她探访当地特困家庭,他指着煤油灯下刻苦攻读的孩子,语重心长地教育女儿要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勤勉向学。

在李小琳的记忆中,父亲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忱,即便退休后仍坚持学习,她回忆道,父亲常将大量退休时光用于整理文献资料与著书立说,笔耕不辍。

晚年的李鹏,在身体好的日子里常会待在家中,或是沉浸于书海,或是进行锻炼,而游泳更是他的心头好。

《李鹏回忆录》是李鹏总理亲手撰写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文字质朴,没有花里胡哨的内容,还原了普通人的生活,非常生活化,书中还谈到他的爱情故事,还有很多珍贵的生活细节。

里面还记载了李鹏总理从小到大的童年经历、长大后的工作经历,还有这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可以说这本书记录了他的一生。

2019年7月22日夜间23时,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同志于北京因病辞世,终年91周岁。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中华文摘》文章:李鹏女儿谈家事2009年09月23日

《 文摘报 》——李鹏与周恩来夫妇的交往 2014年07月12日

长江网——李鹏新书:有人传我是周总理养子 这不正确 2014-06-3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周恩来   延安   回忆录   英勇   总理   夫人   珍贵   父亲   女儿   母亲   同志   妈妈   历史   李鹏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