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洋洋的很舒服。冷空气却像讨厌的捣蛋鬼一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它狠狠地将前一天的温度腰斩,并持续地打压温暖送来寒冷。
这便是传说中的“极端天气”!这些年,“极端天气”不再是稀有名词,而是常常出现。国庆期间,短袖还是主打。不过三五天,一步深秋。然后,进入寒冬。说好的美丽秋天呢?

有笑话说,扬州只有冬夏,没有春秋。上一个春秋,在战国以前!冷冷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与寒流同步的,还有流感。据说今年的病毒变异特别快。刚刚还是什么H1N1,被感染的人还没有缓过劲儿。转个身功夫已经叫了H3N1了。
两者有区别吗?好像没有。症状呢?却并不相同。这个人高烧不退,那个人却鼻子里灌了水泥一样。有的人表现在肠胃,不想吃不想喝。有的人却咳嗽得难以忍受。现在,不提“XG”,医生却告知,今年的病毒感冒,有不少人失去了生命。不问年龄!
面对突然疾驰而来的寒冷,和不期而遇的病毒,吃什么最好?鸡鸭鱼肉肯定比素食好!为什么?蛋白质含量高啊。蛋白质能提高免疫力,就这么简单。回想二零二二年,网上炒作的种种食物,像笑话。大蒜堵鼻子、多喝酒,买黄桃罐头。罐头有“桃”字,谐音了逃。让病毒逃去,呵呵。

试了种种,难受一样不减。记得被安利过蜂蜜腌制白萝卜丝,据说效果颇好。带着病痛之躯去买了两个圆萝卜,切丝后倒进去一瓶蜂蜜。没什么效果也不好吃,最后被倒掉了。
如果不是这样消费萝卜,萝卜其实很好吃。说冬天的萝卜赛雪梨,低调了。冬天的萝卜赛人参,好像又有点言过其实。萝卜就是萝卜,不需要和其他什么去比较。冬天的萝卜,经过了霜打以后,生吃脆甜脆甜。
年轻时,不爱吃水果,独独喜欢啃萝卜。小雪前后腌萝卜干,把萝卜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干活时,利用独天得厚的条件,切萝卜时不停地将萝卜芯扔进嘴里。终于有一年吃得太多伤了胃,很久吃不下东西,一吃就疼。

看了几次医生,找不出原因。后来自己推断是冷天生萝卜吃坏了。从那以后,吃生萝卜落了病根。稍稍多吃一点就胃疼,慢慢地戒掉了生吃萝卜的习惯。痛苦地领会到“过犹不及”的含义。在这里,“过犹”比“不及”更坏。
生萝卜偶尔一两口,熟萝卜没放过。民谚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可见得萝卜有多好。萝卜鸭汤,扬州人中秋节的保留节目。时令进入中秋,秋燥已然出现。一碗清补的萝卜鸭汤,将萝卜的润肺与鸭子的清补,有机结合到一起。在日子比较寡淡的往昔,一年一次的潇洒!
鸭子贵,萝卜可便宜。萝卜豆腐汤,一种好吃好做好经济的美味。纯正的豆腐放入煸炒过的萝卜丝汤里,不长时间就散发出独有的香气。掀开锅盖,氤氲里一块块豆腐像白玉一样浮在水面,布满了细密的孔隙。

相得益彰的萝卜豆腐组合,萝卜软糯豆腐带点桀骜。空隙里冒出的汤水,是一个个“坑”,一不当心就被烫到。这时候,吃豆腐是个技术活。冷了没滋没味。热了烫坏天花板。火候与温度,和谐到某种程度,便是人间至味。
肉汁萝卜的做法,是吃了后偷学来的。为了不麻烦,将肉汁换成了不多的几块五花肉。萝卜以地产的小白萝卜为佳。现在市场上最多的是大萝卜,一个两三斤重。大萝卜腌制了凉拌,比红烧、做汤更好吃。
说起大萝卜,不由想起声名遐迩的“南京大萝卜”。“南京大萝卜”的准确意思并不清楚,或许有点傻萌感。这里没有地域黑,就事论事。南京人的口头禅中,还有“二五”。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南京二五”,印象中当时还引发过争论。南京人倒不然,反为这绰号沾沾自喜。台湾大诗人余光中,得意地宣称:“我就是南京大萝卜”!

南京人认同“南京大萝卜”。“花心大萝卜”就没人认领了。花心大萝卜的前身,是青皮红心萝卜。这种萝卜生吃,最美不过。后来,像大杂烩被称为“全家福”一样,红心萝卜有了“心里美”雅称。北方人将这样的萝卜叫了“花心大萝卜”。
“花心大萝卜”被引申到花花肠子的男人。这种男人对妻子哄骗,对妻子之外的女人,更加哄骗。一个上好的萝卜,鲜甜脆嫩。可惜放置一段时间后,就“糠”了。或许,这才是“花心大萝卜”的本意?
不写了,做萝卜汤去。今天,在汤里放了几粒淡菜干。大冬天的养生,就这么简单。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