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学习困难娃的黄金修复期。
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学习困难、情绪波动大等问题。
中医则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与脾、肾两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这方面有丰富调理经验的姚卫杰主任,有很多调理的心得。
1
脾肾是孩子生长的动力源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行为表现。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充足,孩子才能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反之,肾虚则脑髓不充,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多动不安。
脾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脾虚的孩子容易消化不良、体质弱、情绪不稳,甚至因气血不足影响大脑供血,导致专注力下降、易疲劳、好动。
2
警惕专注力差背后的疾病因素
家长很容易觉察孩子专注力差,调脾好动等性格特点,但却很难透过这些表象看到背后的原因。
除了一些行为习惯和性情的培养外,有些疾病因素会直接导致孩子产生这类的问题,常见的比如:
1.多动症(ADHD)
中医认为多与肾精不足、肝阳上亢有关,孩子表现为坐不住、冲动、学习困难。
2.抽动症
临床孩子长出现如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等,中医认为多因肝风内动、脾虚痰湿,根源仍与脾肾功能失调相关。
3.鼻部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长期鼻塞、缺氧会影响大脑供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多动,而鼻炎在中医看来多与肺脾气虚、肾阳不足有关。
3
中医强调固本强根
在治疗上,中医会从根本上给与体质调理,提高孩子的脾胃运化能力,固肾精,强根本,把相关疾病从根本上控制和治理,让孩子的精气神更好地为生长发育赋能。
在治疗手段方面,姚主任主要以针药结合的方式给与孩子综合性的治疗。
1.中药内服
根据孩子不同体质,中医会开具个性化方剂,临床中常见3类典型的证型:
脾肾两虚型: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差、易疲劳等。
肾精不足型:表现为发育迟缓、记忆力差、夜尿多。
肝亢脾虚型:表现为易怒、多动、睡不安稳。
对于抽动症明显者,可加僵蚕、全蝎等熄风止痉药;鼻炎患儿可加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
2.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健脾益气、补肾填精、平肝熄风,改善孩子的专注力和情绪问题。常用穴位包括:
健脾穴位:足三里(胃经)、脾俞(膀胱经)
补肾穴位:肾俞(膀胱经)、太溪(肾经)
安神定志穴位:百会(督脉)、四神聪(奇穴)
临床常用耳穴贴压配合体针,在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治疗中是常用搭配。
04
核桃+益智仁,脾肾双补
核桃和益智仁的组合,正是针对孩子脾肾不足问题的经典食疗搭配。
核桃性温味甘,归肾、肺、大肠经,是中医推崇的"补肾健脑"佳品。
现代研究证实,核桃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和磷脂,能促进大脑发育,这与中医“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理论不谋而合。
益智仁则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性温味辛,归脾、肾经。它既能温补脾阳,改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问题;又能固肾缩尿,对夜尿多、遗尿的肾气不足症状有良效。
正如前文所述,脾虚运化无力、肾虚髓海不足正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关键病机,而这两味食材的组合恰好能同时调理这两个根本问题。
这个搭配的精妙之处在于:核桃侧重补肾填精以充养脑髓,益智仁偏重健脾益气以助运化,二者协同作用,共同改善因脾肾两虚导致的各种注意力问题。
1.益智核桃饮
【材料】核桃仁20g、益智仁5g、黑芝麻10g、牛奶250ml
【用法】所有材料放入破壁机打成糊状,温热饮用。
【功效】补肾益精,改善健忘,适合中老年人或熬夜后饮用。
2.核桃益智炖蛋
【材料】鸡蛋2个、核桃仁15g(切碎)、益智仁粉3g、枸杞10粒。
【用法】
鸡蛋打散后加温水(1:1比例),加入其他材料隔水蒸10分钟,出锅滴少许芝麻油。
【功效】滋阴安神,提升专注力,适合儿童及用眼过度者。
▼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