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字文本、2000件老物件!走进这座百年老宅,追寻烽火岁月

“小时候,奶奶经常对我说起曾祖父郭仕春的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百姓饭都吃不饱,投身革命更是危险重重,但郭仕春毅然决然投身抗击日寇一线。”烈士郭仕春曾孙郭美贵表示。

9月3日,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郭仕春烈士及游击队员后代、县委史志室相关负责人、青口镇相关负责人、青口镇退休老干部等一行人来到位于青口镇青圃岭村的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联络点旧址(郭仕春故居),共同追忆郭仕春烈士生平,回望烽火岁月,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

资料图片:未修缮前的故居

1934年底,郭仕春与时任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委员陈金来在郭仕春家建立了地下交通站,郭仕春夫妇作为交通站负责人,冒着生命危险为罗汉里革命根据地提供情报,为前方战士运输粮食等物资。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郭仕春不顾个人安危,与陈金来一起组织游击队,奔波于抗击日寇一线,与日军亮剑交锋。

郭仕春烈士

1941年6月,陈金来和郭仕春根据省委指示,与国民党当局合作抗日,将领导的游击队改编为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游击队改编后,在党的领导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狂妄野心。他与陈金来参与指挥长乐琅尾港伏击战,率领敢死队员击毙日军马(尾)营(前)地区守备司令田中岛中佐、分队长村野等42人,并荣获银质奖章。20世纪80年代,在抗战中牺牲的郭仕春,由省民政厅追认为“因公牺牲革命军人”。

抗日英雄郭仕春事迹陈列馆

郭美贵表示,作为烈士后代

他们要将郭仕春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为此,他投入30万元

修缮改建这座百年老宅

成为“抗日英雄郭仕春事迹陈列馆”

在馆内的“1厅8展览室”中,展陈着3万字的文本,详细介绍了陈金来、郭仕春两位烈士的生平及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员们的抗日事迹;摆放着征集来的2000多个老物件,包括当年交通站使用的简易电台、游击队员用过的武器等。

馆内展陈着3万字的文本

馆内摆放着征集来的2000多个老物件

“去年以来,郭仕春故居得到顺利修复,这座红色联络站正式开辟为闽侯一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示范观摩基地。这里每一张展图、每一件实物,都浸润着革命先辈的鲜血,是郭仕春、陈金来等烈士投身抗战、献身革命的生动缩影。”

县政协文史研究员林依光表示,抗战的历史不应被时间尘封,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要传承下去。在抗日英雄郭仕春事迹陈列馆内留下的履痕,展现着闽侯、福清两地民众携手抗战的历史,在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也时刻提醒着后来人,不能忘记过去那段烽火岁月。

县政协文史研究员林依光讲述烽火岁月

众人参观抗日英雄郭仕春事迹陈列馆

记者:陈舒凡 邓一飞编辑:林丹(小) 宁媛媛校对:李雯珺 宁媛媛

审核:王立强 陈燕监制:谢永杰 庄高翔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有您点亮❤️,我们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8

标签:历史   物件   烽火   文本   岁月   烈士   春事   游击队   交通站   馆内   闽侯   陈列馆   福清   日军   故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