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反内卷已成为显著的主旋律。
不过,与之相关的部分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呈现出过快上涨的态势,其中光伏硅料和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走势格外引人关注,其短期内的大幅涨幅,也带来了潜在的调整风险。
先来看一组令人咋舌的数据。2025 年 7 月 25 日下午 1 点半,光伏硅料当天涨幅超过 2%。
若把时间线拉长至最近一个月,从 6 月 26 日到 7 月 25 日下午 1 点半,仅仅一个月,光伏硅料的累计涨幅竟高达 76%。
再将目光转向电池级碳酸锂,它可是构成锂电池成本的关键部分。在 7 月 25 日下午 1 点半,广州期货交易所电池级碳酸锂的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走势同样惊人,当天涨幅接近 8%,达到百分之七点九几。
近一个月,即从大约 6 月 24 日到 7 月 25 日,累计涨幅也达到了 36.5%。无论是光伏硅料,还是电池级碳酸锂,都在光伏发电和锂电池的成本构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过去,在整个产业链中,由于产能过剩,光伏硅料和电池级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陷入了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
企业虽然生产、销售了大量产品,可财务报表却显示出越生产越亏损的残酷现实。
进入 2025 年,反内卷成为经济发展的全年主题。尤其是 7 月之后,工信部主管部门召集了 14 家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召开了一场以反内卷为主题的座谈会。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会议成效显著。会议具体内容虽因闭门而不为外界所知,但仅从光伏硅料价格在一个月内涨幅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六这一数据,就足以证明反内卷取得了突出成果,在大宗商品的众多品类中,光伏硅料的涨幅一骑绝尘。
不过,经济发展需要平衡。就像曾经房价野蛮上涨,而后出台的三道红线政策虽旨在调控房价,但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最终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或许是政策制定者当初未曾预料到的。
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反内卷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低于成本价的倾销行为都应遭到抵制。
然而,当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涨幅过大时,下游产业链能否顺利承接成本的快速上升,客户又是否愿意接受产品价格的迅速提高,这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面对当前这种短期价格的快速上涨,必须警惕价格可能存在透支的风险,不排除短期内会出现一轮超出预期的价格调整,进而让价格在波浪式的变化中逐渐回归理性。
从成本角度进一步分析,当前多晶硅价格每吨在 53,000 多元,这一价格已经高于大多数行业的平均成本。
也就是说,若市场能够接受当前价格,且供求达成平衡,那么从成本层面来看,光伏硅料已经告别了内卷状态。
毕竟反内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价。同样,对于电池级碳酸锂,在 2025 年 7 月 25 日下午,其价格每吨超过 8 万块钱,这一价格也使得至少一半以上的锂矿锂盐企业摆脱了成本价以下的低价内卷困境,开始实现盈利。
由此可见,从实体产业的价格成本角度判断,短期内这些商品价格在当前水平上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
当然,如果将目光放远至下半年,甚至年底或明年,倘若反内卷工作能够持续推进,经济恢复态势良好,那么价格仍有继续反弹上涨的可能性。
但就当下而言,必须格外警惕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风险。
除了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中与之相关的股市行业板块,比如光伏原材料、锂电池、锂矿、锂盐等板块,同样需要警惕短线股价因相关商品价格上涨而快速上升后可能出现的调整风险。
投资者在关注这些领域时,需保持谨慎态度,充分考虑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影响,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