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杀鸡儆猴,下一个就是中国,被先宰的莫迪,准备和中国联手

特朗普这家伙一上台就没闲着,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后,立马把矛头对准全球贸易,尤其是那些跟俄罗斯有石油往来的国家。美国一直想通过经济手段挤压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那边的事儿还没完没了。特朗普的团队从年初就开始盯着印度和中国的石油进口数据,印度2024年从俄罗斯买的石油占了总进口的36%,这数字可不小,直接帮俄罗斯维持了经济运转。美国那边觉得这是在间接支持莫斯科,所以特朗普决定拿印度开刀。

具体到8月6日,特朗普签了份行政命令,对印度商品加征额外25%的关税,这样总税率就飙到50%,在所有国家里头拔尖儿。这命令21天后生效,也就是8月27日开始执行。理由很简单,印度不肯停买俄罗斯石油,还在加大采购量。特朗普在签字后对媒体放话,说印度只是开头,下一个很可能就是中国,因为中国也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超过印度好几倍。如果中国不切断这块贸易,美国就会照葫芦画瓢来一套。特朗普这招明显是想杀鸡儆猴,用印度做例子警告中国,别以为能躲过去。

印度那边呢,莫迪政府从2024年大选连任后,就一直强调经济独立和能源安全。印度经济增长快,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保持在7%以上,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但俄罗斯石油便宜,帮印度控制了国内油价和通胀,要是突然切断,制造业和交通成本会直线上升。印度跟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也深,武器装备大半靠莫斯科供应,贸然翻脸等于自断臂膀。所以,莫迪没打算让步,印度外交部回应说,美国的关税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会向世贸组织投诉。

关税一出,印度股市小幅波动,纺织、制药和珠宝出口行业最受打击,这些领域对美出口额每年上百亿美元。企业开始算账,高关税可能导致订单流失到越南或印尼那边去。印度企业界抱怨,美国这是在双标,因为欧洲国家也从俄罗斯买能源,但关税没这么狠。特朗普还管印度叫“死亡经济体”,印度官员回怼,说印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美国大多了,有底气硬扛。

特朗普的动机不光是针对俄罗斯,还想在美印贸易谈判中占便宜。美国一直抱怨印度关税高,尤其是农产品和摩托车,美国想把印度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从40%砍到5%。特朗普觉得通过石油贸易施压,能逼印度在其他领域让步。结果印度不买账,死磕到底,这有点出人意料。分析起来,印度有自己的算盘,一方面是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是国内政治,莫迪的民族主义支持者多,要是妥协了,形象会崩,选票也危险。

就在关税命令签发的同一天,印度媒体爆出莫迪计划访华的消息。他准备8月31日至9月1日去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自2018年武汉会晤后,印度领导人时隔七年首次访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先访印,协调细节,包括边境问题和贸易恢复。莫迪此行重点是求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中国控制全球80%的稀土产能,印度军工和电动车产业正卡壳,供应链中断风险大。

这事儿放在美印关系急转直下的背景下,就更有意思了。特朗普的关税让美印谈判破裂,信任度直线下降。印度觉得美国不可靠,转头加强跟中国的合作。SCO峰会是个多边平台,印度能借机跟中国谈双边事儿,重启基础设施项目和经济对话。印度媒体说,这可能是中印关系破冰的象征,开启新阶段。

从地缘政治看,特朗普这政策延续了他第一任期的风格,美国优先,贸易战当家常饭。但现在全球经济依赖性强,关税战容易反噬自己。美国企业也依赖印度市场,尤其是科技和服务外包。印度转向中国,可能会加速亚洲内部贸易整合,削弱美国的亚太影响力。中国乐见其成,一直想拉印度进“一带一路”,但印度顾虑多,现在压力大了,合作空间就开了。

经济影响上,印度短期吃亏,出口下降可能拖累GDP增长0.5个百分点。但长期看,印度有潜力,通过多元化市场缓冲。像跟日本的年度峰会,莫迪8月30日可能先去东京谈合作,再去天津。印度还跟巴西总统卢拉通话,探讨BRICS框架下的应对。特朗普警告中国,但中国体量大,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巨大,美国不敢轻易全开火,估计是谈判筹码。

莫迪的策略是平衡大国关系,不想完全倒向任何一边。印度在南亚地位稳,但全球舞台上需要盟友。中国是邻国,经济互补强,印度电动车产业需要中国电池技术,军工也缺稀土。访华能缓解供应链压力,还能显示印度外交独立,不受美国摆布。

特朗普的团队监控着中印动向,继续施压其他国家。但印度坚持立场,美印关系短期难修补。SCO峰会后,中印如果同意重启项目,关系会改善。特朗普推进贸易议程,但全球反应不一,有的国家像巴西也面临50%关税,可能会组团反击。

这事件暴露了大国博弈的现实,美国想维持霸权,通过经济武器控制盟友行为。但印度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力量,不会轻易屈服。印度经济增长快,有底气回击,中国则在科技和制造上领先。特朗普的杀鸡儆猴,可能鸡没死,猴子也没怕,反而推动亚洲国家抱团。

特朗普上台后,全球贸易格局在变。美国内部分歧大,民主党批评关税会涨国内物价,共和党支持强硬。印度国内,莫迪的支持率稳,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反美声音多。访华消息一出,印度股市反弹,市场期待中印合作带来的机会。

整体上这事儿提醒大家,国际关系就是利益博弈,没永恒朋友。特朗普想用印度警告中国,但莫迪不吃这套,准备联手中国应对。未来几个月,美印谈判僵持,关税生效后,印度出口转向亚洲市场。中国可能在稀土上让步,换取印度在SCO的配合。特朗普的压力战术,短期有效,但长期会加速多极化世界形成。

这事件是2025年地缘经济热点,特朗普的强硬,换来印中接近。美国需反思,盟友不是棋子。印度和中国联手潜力大,贸易额若恢复,能互补短板。特朗普的下步,可能加码对中国,但谈判空间留着。大家拭目以待,这场博弈怎么收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中国   印度   美国   俄罗斯   关税   石油   经济   贸易   稀土   峰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