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盘锦银行·2025盘锦红海滩马拉松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全面介绍了这项已走过十年历程的赛事筹备进展,揭晓完赛奖牌与参赛服设计,启动赛事合作环节,标志着这场融合“生态+体育”特色的马拉松盛宴进入冲刺阶段,将于9月21日在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鸣枪开跑,邀全国各地跑者共赴“中国最北海岸线”的奔跑之约。
作为我市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与城市体育名片,盘锦红海滩马拉松自2015年首届赛事举办以来,历经十年成长,已从新生赛事蜕变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长跑活动,累计见证数万跑者在湿地赛道上挥洒汗水、挑战自我,更成为展示盘锦生态之美、人文之韵的重要窗口。发布会上,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发言人回顾赛事十年发展历程时表示,十年来,赛事始终以“生态+体育”为核心特色,将国家5A级景区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自然生态风光与马拉松运动精神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更助力盘锦打造“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让“跑红海滩、赏湿地景、品盘锦味”成为独特的城市记忆符号。
据介绍,本届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由辽宁省体育局、盘锦市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监管,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盘锦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设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欢乐跑(约5公里)三个项目,总规模1.2万人,其中马拉松2000人、半程马拉松6000人、欢乐跑4000人,可满足不同水平跑者的参赛需求。锚定“生态赛事、品质赛事”定位,2025年赛事在赛道与服务上实现双重升级。赛道方面,组委会精心规划路线,让跑者可沉浸式感受碱蓬草铺就的“红色海岸线”与芦苇荡交织的湿地奇观;全程赛道串联旅游度假区、稻田画景区、辽河湿地等7大节点,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韵”的独特体验,既展现盘锦“湿地之都”的生态禀赋,也勾勒出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服务保障同步升级。服务层面,此次赛事对标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核心要求筹备,从起终点动线设计、赛道平整度校准,到补给站布局等细节,均经过数十次方案推演与实地勘测。接驳车辆调度采用“分项目、分区域”模式,人员与车辆动线遵循“物理隔离、单向循环”管理标准。同时,赛道丈量由国际认证丈量员依相关标准完成,计时系统采用先进的芯片感应技术,保障成绩真实可靠。赛道每2.5公里设置1个补给站,除常规补给外,特别推出盘锦河蟹、盘锦大米、碱地柿子、盘锦小卷饼、非遗小吃等具有地方特色补给品,让跑者在参赛中体验盘锦美食文化。赛事将在全程终点和半程终点增设临时急救中心,赛道沿线按标准设置医疗站并配备专业急救人员与AED设备。赛事服务团队也将完成多轮礼仪及应急培训,公安、交通、气象等多部门已联动,构建“全时段、全区域、全流程”后勤保障网络。
为深化“体育+文旅”融合,组委会推出多重跑者专属福利。所有参赛选手凭本人身份证及参赛凭证,赛后一年内可免费游览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黑风关古镇、金帛滩、鼎翔生态旅游区等7大核心景区,同行5名亲友还可享景区门票八折优惠,吸引跑者及家属深度感受盘锦生态与人文魅力,推动“一场赛事带动一次深度游”。
发布会现场,本届赛事完赛奖牌与参赛服首次公开亮相,其设计巧妙融入盘锦自然人文元素,引发广泛关注。完赛奖牌采用组合式设计,主体通过镂空工艺勾勒“盘锦”二字,内藏辽河碑林、油田抽油机、红海滩、稻田、河蟹等标志性元素,既展现城市工业底蕴与生态魅力,又兼具实用性——奖牌主体可作冰箱贴,基座可单独摆放,组合后成为工艺摆件,将赛事荣耀与城市记忆永久留存。参赛服则分为红、紫两色,红色呼应红海滩生态底色,供马拉松及半程马拉松选手穿着;紫色彰显城市活力,为欢乐跑选手专属,服装胸前的盘锦地图轮廓与“悦跑越美”主题相呼应,传递“越跑越懂盘锦之美”的深层内涵。
记者:张营
编辑:吴子冰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