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8年造假8年,创始人套现 20.2亿后离场,国资 24亿投资全亏光

看似欣欣向荣,实则千疮百孔,靠着二十多个亿,打造了一个光鲜亮丽的外壳供外界欣赏,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精彩数据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一个长达八年的巨大骗局!

这场由资本为股民倾心打造的海市蜃楼,八年时间坑害无数投资者,更是让国资超20亿投资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然而更夸张的是他还能带着20.2亿元完美退场,亏麻了的投资者回过神来才愤怒发问:“监管机构在干什么”?

空中楼阁终倒塌

深圳奇信股份有限公司,因为整整八年的财务造假成为了金融市场热议的焦点,深挖之下,才发现这家表面数据看起来相当良好的公司,实际上内部早已千疮百孔,多年造假的背后实则是多年亏损。

在这数年时间里,该公司通过造假订单、夸大合同、漏记项目等等违法手段将公司的财报打造的欣欣向荣,从数据上看,妥妥的阳光公司。

然而任谁也想象不到,如此长时间的做假账,监管部门居然毫无反应,甚至还让这家公司成功上了市,也难怪暴雷后投资者会愤怒为什么监管部门不作为。

当初奇信股份上市的时候,创始人叶家豪继续靠着这一招横行资本市场,拉到了更多的投资,而随着奇信股份的股价越长越高,一场新的风暴也正在酝酿。

2020年,江西省有名的国资企业新余投控看中了奇信股份的发展势头,决定出资收购大约三成股票,以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结果让新余投控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刚刚下场完成了投资,紧跟着奇信股份就爆了雷。

这下不但原本预计的三十多亿应收款不翼而飞,就连原本20个亿的投资也迅速贬值85%,亏得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如此离谱的情况引起了新余投控投资者的怀疑,随后证监会介入调查,奇信股份多年造假的真面目才最终公之于众,2022年,证监会公布了调查结果,显示奇信股份单单是在2012年到2015年上半年,虚假报账的收入就多达近七个亿。

更夸张的是后几年,虚假报账数额多达19个亿,八年累积下来,虚假报账26个亿,超过了该公司正常盈利数额的近两倍,可以说奇信股份的所有繁荣都是假的,完全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证监会随后对奇信股份以及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叶家豪做出了严厉处罚,对于奇信股份的造假行为数错并罚合计6400万元,并且将叶家豪本人列入失信名单,终身禁止再入市。

幕后黑手

要说此事件最受伤的,必然是那些亏得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以及国资新余投控,众人纷纷疑惑,造假八年,有关部分到底是怎么审查的,怎么能被钻这么大的漏洞?

而随着证监会的调查深入,隐藏在奇信股份背后的帮凶也终于浮出了水面,那便是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就是该机构负责对奇信股份的财务审查工作,起初调查人员还以为是该机构失职,但随着调查深入,才发现原来他们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在此之前叶家豪还算守规矩,奇信股份的发展总体来说也是稳中向好,然而那年叶家豪下定决定,计划带着他的奇信股份冲击入市,然而由于公司营收额达不到入市的标准,他就动气了歪脑筋。

随后他就找上了天职国际,在该公司的帮助下,叶家豪拿出了相当漂亮的营收数据,随后也就顺利入了市,可是入市后叶家豪发现自己的公司实际情况根本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叶家豪不得不“饮鸩止渴”,继续伪造亮眼的经济数据以蒙蔽投资人。

靠着天职国际出具的证书,叶家豪得以在资本市场上四处纵横而不用担心事情败露,这是因为该机构居然帮助叶家豪伪造、篡改、损毁审计工作所需的底稿,简直无法无天。

而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如此严重的恶意违规行为,判罚2700万元后,居然仅仅暂停其服务半年时间,许多被奇信股份坑惨的投资者纷纷表示难以接受,二十几个亿的假账,就罚十分之一,仅仅停业半年,如此处罚力度又如何让这些造假分子长记性。

套现20.2亿全身而退

为什么说证监会的处罚难以服众,只因和叶家豪攫取的利益比起来,实在是九牛一毛,事实上,早在奇信股份暴雷的前几年,也就是2019年的时候,叶家豪就已经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脱身计划。

八年假账作下来,2019年中的时候,奇信股份的股价已经涨到了历史最高点,叶家豪终于决定收网了,他先是在圈内放出口风,表示自己心力不济,无力经营公司,想要套现上岸。

而由于奇信股份这些年的“光辉战绩”,不少投资者表示想要吃下叶家豪手中的股权,但是叶家豪深知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

他先是放出了手中一小部分的股权探探路,结果很快就被认购一空,眼看市场反应良好,叶家豪开始逐步将手中所有股份出售,最终,叶家豪成功赶在奇信股份暴雷前,成功落袋20.2亿,实现了自己的“金蝉脱壳”之计。

因此对比证监会对叶家豪开出的6400万罚款,这点钱确实算不得什么了,而比起散户,真正成为奇信股份控股股东的国资新余投控则成了最大的“怨种”,如今新余投控被彻底套牢,沦为了叶家豪编织的这场财富陷阱最大的牺牲者。

结语

八年造假无人知,套现上岸天下闻,这二十多个亿的资金,是叶家豪多年“耕耘”的结果,而国资新余投控的巨额亏损,量相对比之下尽显可笑。

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只不过投资者看不清这层层迷雾下,资本家的丑陋嘴脸,而随着奇信股份的暴雷,被戴上“ST企业”标签后,究竟何时才能走上正轨,谁也说不清。

最后,不得不说上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界面新闻2023年01月04日关于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ST奇信股东叶家豪立案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财联社2023年12月27日关于上市8年“坚持”财务造假,奇信虚增利润26亿,两投行负责人难辞其咎接罚单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金融界2024年08月26日关于天职国际被“资格罚”,后续影响来了!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2023年04月21日关于财务造假长达8年,*ST奇信被重罚,非董监高也被罚200万的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新余   天职   证监会   创始人   原文   投资者   多年   财务   机构   股份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