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4日,路透社报道,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致客户信函显示,该公司无法确认其中国东莞工厂的发货何时恢复,也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你说质量不好就不好?货在中国安氏手里,说句不好听的,人家车企都等着挣钱,你以为你是谁?还有担心安世中国这边是封测,晶圆制造是在德国,这边芯片用完了咋整?
这不是手机的高端芯片,车规芯片的晶圆厂国内也有,闻泰自己在上海就有自己的晶圆厂,以前在德国是为了和欧洲做生意,中国吃肉得让它们喝点汤,现在,是它们不想喝汤,那就把这晶圆都拿回来在给国内厂商做。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就各界高度关注安世半导体问题磋商进展相关提问表示,安世(荷兰)10月26日宣布停止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导致后者无法正常生产,造成了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动荡和混乱。对此,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简单解释下:中方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于11月1日宣布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进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荷方继续一意孤行,且无解决问题实际行动,这必将加深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不良影响,这是中方和全球业界不愿看到的。荷兰是真的头铁,看来不敲打敲打是不行了。

荷兰抢夺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是一套由老美政策铺路、荷兰内外联动、司法行政配合的“组合拳”,全程仅用数日便完成核心夺权操作。荷兰这么做,直接违反了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
本来就不是你们这些发信的人的资产,这一次一方面半导体人民币交易要名正言顺启航,另一方面要让欧洲懂得什么叫核心关键供应链地位。一些人,戏还没开始就叫输了,他们估计都不知道半导体市场本身也是美元霸权一部分,就此事件开启国际半导体人民币结算的一角,都是历史里程碑事件。荷兰作为始作俑者,想的是怎么才能从这个产业链上抢到肉,没想到中国直接把它踢出产业链了!

安世事件,本质上是不想遵守国际规则、掠夺成性、对旧有的霸权体系的习惯性依赖的欧洲和遵守国际规则的、具有工业硬实力的中国的硬性冲突中,落败了,然后欧洲开始气急败坏了。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是全球车规级芯片龙头,特斯拉、宝马、大众等车企每辆车需数百颗其生产的功率半导体,且短期无替代方案。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已经发出预警。

但荷兰似乎还没有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那么,陷入严重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困境中的荷兰政府,为何还在僵持?
第一,美国因素在作祟。
第二,荷兰虽小,但也是一个发达国家,GDP在欧洲排名前列,其军力在欧洲也排在前列,就是说荷兰也算是欧洲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这一事件将对荷兰在欧洲的地位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决定了其轻易不会妥协。
第三,欧盟的因素。目前欧盟正在关注中荷争端并试图介入其中。欧盟外交官认为中国商务部11月4日对荷兰解决安世争议不力的斥责是“谈判姿态”,欧洲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谈判陷入僵局,将公司完全“出售”给欧盟/美国买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错估了中国的决心意志。

荷兰目前的姿态或心理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的是整个欧洲。因此,尽管荷兰政府承压严重,可短时间内似乎还不会彻底妥协,还会继续僵持一段时间。一旦美国态度转变,又或者说一旦荷兰受损严重,很快就会妥协。
欧盟其实也是莫名其妙,在让他们吃到苦头之前,他们不是装作听不懂,其实是不屑于听懂的。看来,好言难劝该死鬼,未来世界,他恐怕连喝汤的资格都不会有。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