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初,美国大豆正迎来收获旺季,可美国豆农们却高兴不起来。
自5月以来,中国就再没购买过美国大豆,眼瞅着满仓的大豆卖不出去,种植户们只能把收获的大豆堆在地上,盖上防水布等待。
这种煎熬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经历过,只是这回来得更猛烈些,美国商务部长贝森特上周表示,特朗普政府最快将在10月7日宣布超过100亿美元的农民救助资金,想用真金白银暂时稳住农民的心。
可豆农们心里都清楚,补贴只是止痛药,真正的病根还在失去的中国市场,就在特朗普政府忙着四处找买家的时候,南美那边又传来让美方不太舒服的消息。
特朗普这次推出的救助方案,规模比第一任期时还要大,2018年和2019年,美国政府为农民提供了280亿美元的援助,现在单次就准备拿出100多亿。
钱从哪儿来?还是从关税收入里扣,说白了就是美国消费者在为这场贸易战埋单,伊利诺伊大豆协会的负责人直接表态: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市场,而不是救助,补贴再多也只是临时措施,填不上失去市场份额的窟窿。
这个窟窿有多大?数字会说话。
2024年大豆以245.8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美国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中国去年购买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这么大一块蛋糕说没就没了,换谁都着急。
到了2025年1-8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331.24万吨,巴西占比71.6%,美国占比降至22.8%,原本属于美国的订单,现在大部分都流向了巴西和阿根廷。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政府也没闲着,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哈塞特说,他们正在"召集全球所有大豆客户",试图开拓新市场。
今年美国对孟加拉国、越南、埃及、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大豆出口量确实有所上升,只是这些新兴市场的体量真不够看,欧盟和墨西哥的购买额均稍高于20亿美元,约占中方购买额的20%,零零散散的订单加起来,也补不上中国市场留下的缺口。
更让美国豆农感到心寒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南美的动作,政府计划为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额度,条件是阿根廷要缩减与中国的金融合作。
这笔账算得挺精明,用金融手段拉拢南美国家,让它们减少对华农产品出口,从而给美国大豆腾出空间。
阿根廷一边收下美国的援助承诺,一边悄悄延长了与中国的货币互换期限,更让美方恼火的是,阿根廷此前宣布暂时取消大豆等谷物的出口预扣税,国际买家大举购入阿根廷大豆,进一步压低了美国大豆的价格。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说得很无奈:农民看到的头条新闻不是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而是美国政府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的经济支持。自家农民正为销路发愁,政府却在给竞争对手送钱,这种落差感确实让人难受。
这还不算完,近期阿根廷又提升了高粱出口标准,通过收紧容重、杂质含量等指标,摆明了是为了增加对中国的出口。
高粱这个品类,中国市场的分量更重,2024年中国进口高粱770多万吨,日本位居第二,采购量约为15万吨,不足中国零头。
阿根廷这次调整标准,是吃过亏后的改进,以前偶尔因为品质问题被中国企业拒收过货,现在干脆把质量门槛定得更高,确保自己可靠供应商的位置坐得更稳。
阿根廷的选择其实不难理解,今年1到8月,阿根廷123万吨高粱出口,122万吨都卖给了中国,相当于中国包揽了阿根廷的高粱生意。
面对这样的大客户,阿根廷当然要优先保证供货质量,美国开出的200亿援助,听起来数字很大,但到账时间模糊,还附带一堆政治条件,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给的是实打实的订单和货款,哪个更靠谱不言而喻。
对美国豆农来说,当前的困境更像是噩梦重演,特朗普在首届任期也曾执意挑起对华关税争端,导致美国豆农向巴西让出了约20%的市场份额,而且这一份额至今未恢复。
伊利诺伊大豆协会市场发展部主任梅恩的话点出了关键,失去的市场份额很难再抢回来。这次跟上回还不太一样,现在种植成本更高了。
能源成本和关税等因素推高了化肥、农药、农具和机械价格,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者协会秘书乔尔说:尽管与2018年相比,我们的营收水平相当,但这次投入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率反而恶化了许多。"
账面数字更加触目惊心,根据美国普渡大学的最新测算,2025年中等土壤的美国大豆盈亏平衡点为12.35美元/蒲式耳,预计明年将升至12.50美元/蒲式耳。
而10月6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11月合约收于10.18美元/蒲式耳,明年1月的合约收于10.36美元/蒲式耳,远低于盈亏平衡点。
北达科他州的种植户加克尔估算,每种植一英亩大豆就会损失约100至150美元,他预计自己的农场今年的损失可能超过40万美元。
即便特朗普政府推出各种补救措施,专家们也不看好,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格尔特表示,虽然联邦政府的救助在短期内有所帮助,但"它无助于解决因世界其他地区扩张而造成的市场份额的永久性损失"。
时间也不等人,拉格兰警告说,中国已经从巴西和阿根廷订购了大豆,将在12月前交货,如果不能尽快达成协议,如果再有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会去巴西和阿根廷种植新作大豆。如果我们不加小心,他们就会完全绕过我们。
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大豆生产集中在美国中西部,像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这些地方,都是共和党明年中期选举的重要票仓。
农民们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对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压力越来越大。所以特朗普才急着放话,说月底要跟中方谈大豆问题。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想解决美国大豆的困局,绕不开中国这个最大买家。问题是,这个局面本来就是他自己挑起贸易战埋下的雷。
现在想靠补贴和开拓新市场来补救,治标不治本,阿根廷的选择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现实逻辑,谁能提供稳定的需求,谁就是最靠谱的合作伙伴,美国画的200亿援助大饼,抵不过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订单。
贸易这事儿,说到底还是看谁能给出实实在在的好处,阿根廷宁可冒着得罪美国的风险,也要抱紧中国市场,就是因为看得清这一点。
美国豆农们想要的也很简单,稳定的市场,而不是临时的补贴,在全球化的今天,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信源:
观察者网2025-10-07 丢了中国市场,美国全球“找补”:印度也买点吧
第一财经2025-10-07特朗普政府拟推百亿农业补贴,豆农:比起补贴更想要市场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