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算来,从去年年底到现在 8 个月的时间里,李想已经在三档不同的面对面访谈中出镜了。
去年年底他现在 AI TALK 大谈理想的 AI 转型方略;上个月他又和鲁豫上线了一期《热浪之外》。昨天,老罗的对谈节目也邀请了李想,而这场时长 4 小时的对谈让观众和老罗都肉眼可见的疲惫,唯有李想似乎依旧神采奕奕。
看得出来,在经历了 MEGA 车型上市前后的各种离奇状况后,反复走到台前、不断积攒声量是李想在这个阶段利用自己的形象所选择的一套公关策略,即便李想很多次都认为自己可能“没那么重视公关”,但用更加真实的形象和发言去和微博上那个总是“口无遮拦”的自己相互应证,不断通过一个真实的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替理想为大家的家庭出行造梦,确实也是走在十字路口上的理想必须要朝前走的决定。
很好理解,虽然李想咬死了 MEGA 低开高走,但 MEGA 终究是没有实现预期的。作为理想往纯电路上奔走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产品,MEGA 的表现拖慢了他们在纯电转型上的速度,今年上市的理想 i8 原本一直有传闻是应该在去年就上市的,但 MEGA 的状况让 i8 的进度也不得不做出调整。
于是,在从去年到今年的超长产品真空期里,理想不得不用更多的东西去填补声量上的不足,不管是智驾层面上端到端+VLM 以及 VLA 的预告和落地,还是李想自己在几个访谈节目的频频出镜,我们都可以看成是这种无奈之后的填空题。
相比之前的几次访谈,李想和老罗的这次时间更长、跨度更大、主题更加聚焦。虽然老罗时常代入的“同为创业者”的共情视角着实抢镜,很多时候让人颇为出戏,但一个真实的李想依旧给人们描绘了理想从无到有的千难万险。抛开一些值得探讨的三观问题,李想还是用很多足以打动人的故事让人感知到一个中国企业真正站上舞台时的心酸。
李想在采访里提到了他人生中的四大至暗时刻,但却只有一段是发生在理想汽车的创业路上,而正是这段让理想直接在访谈中红了眼眶,哽咽落泪。
在 2019 年前后,各家新势力在融资、股价上的表现都非常糟糕,大家都在找寻自己的出路,当时整个新能源行业一片看衰,融资难度可想而知。而那时候,理想汽车也已经先后遭到 150 位投资人的拒绝,李想之前创业从没有太担心过钱的问题,但这一次这个压力却实实在在的肉眼可见的重。就在李想为钱犯愁的时候,美团的王兴选择向理想投资 3 亿美元,成为理想发展路上最大的“贵人”。
谈及此处李想不禁落泪。不仅仅是因为这 3 亿美元是实实在在的救命钱,更因为在 1 年之前的 2018 年,考虑到美团当时正在考虑发展打车业务,而李想则担心接受美团投资后的一些影响(外界分析可能是有不希望过早引入巨头、保持独立性等方面的考虑),婉言谢绝了美团在 B 轮给出投资方案——事实上李想在事后自己也承认,当时这套报价方案给到的条件其实非常好。
而在 2019 年给理想送出这笔救命投资时,美团自己也处于一个发展的低谷期,他们的股价萎靡不振,一度破发。而且在普遍大环境不看好新势力和增程的情况下,王兴对内也有着巨大的压力;同时,王兴身边的一些人在投资上由于选择了其他的一些车企(威马、蔚来等),也会在王兴身边对他进行游说。
但最终,王兴就用一句“我能投你们吧?”给了李想一个肯定的答案,理想也用未来的持续“增值”给到王兴和美团最大的回报。
李想在采访中坦言自己的融投资能力算是“地下水平”,这不是他擅长的部分,而这笔投资又发生在理想最艰难、最决定生存的十字路口,也难怪李想此时要低头抹泪。
而且,王兴带来的其实不仅仅是资金。投资之后,王兴还多次对外发表发表自己对理想汽车的思考、对产品的体验以及对行业的分析。作为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之一,他的每一条动态都自带巨大的流量和信服力,这在理想汽车品牌建立初期,起到了千金难买的背书作用。同时,王兴在美团的管理经验和战略思考也给了他巨大的启发。王兴不仅分享了美团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上的方法论,更是在理想汽车的关键战略节点上,扮演了重要的“陪练”和顾问角色。可以说,王兴带给理想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宝贵的认知和经验。
能看得出来,这笔投资某种程度上对李想来说,也意味着在一个不被看好的大环境里,依旧有人愿意用真金白银去支持他——在冰冷残酷的商业世界里,在千钧一发之际,有时候一个同路人的认可与支持,其分量远超金钱本身。
作为中国汽车圈最拥有流量的三个男人之一(另外两个是雷军和余承东),也是所有车企高管中发微博最勤快、最直接、最有料的人,同时甚至还是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在面对“总是被黑”的这件事情上,似乎总是有点执念。更有趣的是,坐在他对面的老罗——作为一个同样心直口快从不在口舌上吃一点亏的人,好像也一样,被这样的执念所困住。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李想和老罗都是在互联网上拥有话语权的人,他们可以评价别家的产品或者自家的产品,老罗也会抛出“500 万内最好的 SUV”这样石破天惊的言论。互联网世界给一些人和一些车带来流量,却也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各方面言论的汇总。
最简单的总结就是:“你不能只在流量拼命夸你的时候,才认可这些流量。”
李想曾经遭到过现实的暴打,当年在一款所谓的创业真人秀节目里,李想情绪失控、发飙、怒吼的镜头曾经被在网上一度流传极广,对此李想也给出了回应:“真人秀节目是可以断章取义的。在现场它是一个比赛形式,你会很认真。(但就是有人)赤裸裸的作弊,这个人来了……说这个人一年收入 10 个亿,我说他收入十个亿我都不知道……开始比赛的时候,参加所有的环节(他)都是作弊,我就对那个人特别不满意,然后我也是对那个人发的飙。”
其实看过李想那段视频的人,难免对李想有一种强势、暴君、不懂沟通甚至不讲道理的形象标签。但我更想说的是,从今天这段 240 分钟的采访视频来看,在这样一段素材里,其实更能看得出李想是一个非常有胜负心的人,即便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证明自己能赢也就是他生活中绝不停下来的最大驱动力。
在“被黑”这个问题上,李想也反复提及到了这些“黑料”背后有人在驱动,而弹幕们也很适时的追问“到底是谁”。作为媒体,我们也很希望可以把类似的事情拿到台面上好好去聊,为所有合法经营的企业提供法律保障。
当然,如何区分“被黑”和“实际感受”,这在未来依旧会成为广大车企、媒体、车评人、用户甚至粉丝之间反复争论的焦点,以李想(和老罗)的状态来说,他们可能并不会完全明白如今互联网网友点对点、遇到流量一拥而上的超强“执行力”,但流量这把双刃剑该怎么用,也会成为他们这种习惯上网冲浪的企业家们的人生必修课。
在节目的最后阶段,老罗问了李想一个这样的问题:“除了你之外,你觉得中国这波造车的创业公司老板里,谁是超级产品经理型的老板?”李想的回答简单直接,没有一丝的犹豫:“雷军。”
事实上,在这个长达 240 分钟的对谈里,有几个人的名字被反反复复的提及,抛开一些创业伙伴(秦致、马东辉、樊铮等)和投资人,最经常出现的名字是三个:马斯克、乔布斯,以及雷军。
李想甚至还透露了在雷军造车之前两个人的一次电话长谈,抛开一些观点性的东西无法披露,李想只记得自己给到雷军的建议就是,“一定要自己 all in”。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产品经理型的老板显得更接地气也更能感知到市场的反馈。李想也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在每一款产品推出之时内心的惴惴不安,他仿佛一个迎考的学生,等待着第一批用户给出自己的答案。也能就此想到,嘴硬如他或是老罗,在身为产品经理的角色驱动下,做出的产品或许有高低优劣之分,但全情投入到开发细节中的他们,视产品就如自己的孩子,总希望他们得到最公正和最好的回馈。
插一句题外话,作为主持人却又忍不住要多多分享自己故事的老罗,在谈到雷军的时候额外分享了一个他和雷军之间的小故事。他曾经和雷军又一次在一个露天茶座从晚上 9 点不知不觉深谈到了天亮,而结束这场对话之后,老罗决定回家补觉,而雷军则决定回公司参加上午的会。“勤奋的天才”是老罗能想到形容雷军最恰当的词。
从习惯上看,李想和雷军很难算是同类人。李想没念过大学,有强大的商业嗅觉和产品思维;雷军更像个学霸,勤奋刻苦具有洞察力。但他们本质上也有更多的类似之处,他们对待产品专注而极致,希望和出色团队一起工作,更希望用产品改变商业世界。他们找到准确方向之后,更会要求快速迭代和推陈出新,根据市场反馈持续推动。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家卓越公司的底层逻辑——无一不是。
240 分钟的采访时长,在现在这个大家更喜欢看切片、看短视频的时代里,的确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随之带来的却是更加舒缓的节奏和更多的信息总量。于是我们在这个采访中听到了李想和雷军对于任天堂宫本茂的童年回忆,感受盗版时代里男孩子们的童年回忆;也听到了李想谈到理想 ONE 交付时期所经历的“产能地狱”,让我们不禁感慨:李想的确在招募团队上很有眼光,他的团队在理想汽车成功落地上帮了大忙,这既是他识人用人,也是他和团队配合得力,更是他的个人魅力所获得的回馈。
当然,李想说的“人生四大至暗时刻”在这个访谈中都有体现,一次发生在泡泡网时期,另两次发生在汽车之家时期,虽然抓马但却对哪怕是普通人,也有着三观层面的启示。
至于最有人情味的一段,则是李想谈到自己的太太:“我需要她,远远超过了她需要我。”你看,值得回味的人生,永远都是一场同频的同行。
一场四小时的对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褪去铠甲的李想。他的眼泪,让我们看到了创业的残酷与温情;他的伤疤,让我们看到了失败的价值与成长的代价;而他眼中的“镜中人”,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顶级竞争者应有的敬畏与专注。
或许,这才是这场漫长“独白”最大的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强大的企业家,不仅要懂得如何高歌猛进,更要懂得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铭记恩情,以及如何与最强的对手共舞。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