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陆续落幕,家里的气氛如何呢?

身为初中生的家长,特别能理解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承受了来自各科老师的压力,回来还有一堆作业。
努力了半学期,分数涨点还好,要是不涨反降,不用我们说,孩子自己就很难过。
不知道大家家里是什么情况,是母慈子孝,一起分析试卷;还是鸡飞狗跳,看着成绩单唉声叹气?
我想说,在这场学习的战役里,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孩子一边,共同打败问题;而不是站在问题一边,轻易地否定孩子。
01
调整期待:为苹果树欢呼
我们总是对孩子怀有最高的期望,这源于爱。但当期望值高到不切实际时,它就成了压在孩子身上的巨石。
那个坐在书桌前的孩子,他首先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我们的孩子。
他会有自己的擅长与短板,会有状态的好与坏。
我们无法要求一颗苹果树结出西瓜,但我们可以帮助他成为最饱满甜美的那个苹果。
放下“别人家的孩子”的执念,去看看孩子与昨天相比,是否有了点滴的进步。
接纳孩子的普通,这份接纳,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来源。
02
转换视角:考试是体检,而非审判
如果我们把考试看作一场终极审判,那么分数就成了给孩子定性的罪状。这样一来,焦虑和指责便随之而来。
尝试换一个视角,期中考试,更像是一次为期中学习所做的全面体检。
体检的目的是什么?是发现身体哪里出了状况,好对症下药,让身体更健康。
我们会因为体检报告查出了血压偏高,就痛骂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吗?不会。
我们会和医生一起,寻找原因,调整饮食和作息。
考试亦然。
试卷上鲜红的叉,不是罪证,而是清晰的诊断报告。
它告诉我们,孩子的知识消化系统哪里有了阻塞,思维肌肉群哪块还不够强壮。
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平和地分析这份体检报告,找到病灶,然后共同开出药方。
03
聚焦过程:从失去中得到
拿到成绩单,我们本能的第一眼,往往是看总分,看排名。
但是,更值得我们看的是,他失去的分数是怎么失去的。
是粗心马虎,看错了题?是概念模糊,知识点没掌握?是思路卡壳,找不到解题方法?还是时间安排不合理,题目没做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考试复盘,我准备了一份《考试复盘分析表》,包含了语数英三科的详细分析模板,可以文末联系我领取。

在考试中,失分可以很快弥补,而失信心和失兴趣的伤害却更为深远。
当我们把焦点从“你为什么没考好”的质问,转向“这几分我们是怎么丢的,下次怎么捡回来”的探讨时,我们就把一次挫败,变成了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
这个过程,比分数本身更有价值。
04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我们得让孩子知道,你的成绩好坏,丝毫不影响我对你的爱。
家永远是港湾和堡垒,而不是另一个需要提防的考场。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下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位家长和孩子共勉:
“把辛勤的耕作当作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依然心平气和地继续耕种。”
学习就是一场漫长的耕作。
我们不能因为某一次没有看到预期的丰收,就否定之前所有的汗水,甚至放弃整片田地。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正是在未必每次都有回报的耕耘中,保持心平气和、持续努力的那份坚韧。
其实,我们自己也不是多优秀,也并不一定能教会孩子太多。但我们能给与爱,这足以支持ta继续前行。
期中考试结束了,但孩子的成长之路,还有无数个“考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他最信任的战友,与他并肩,一起打败前行路上的一个个问题。
当孩子确信身后有我们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时,他面向世界的勇气,和解决难题的力量,才会生生不息。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