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少林的第一绝学:易筋经的设定变动

就如慕容博所说,少林七十二绝技不能说不厉害,但要只凭借七十二绝技就领袖群雄,为天下武学之首,却还谈不上,少林真正的大名只怕还是从易筋经而来。

的确,各版本的金书都给了易筋经极高的定位,直接说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并且易筋经是达摩祖师闭关九年,圆寂前所留,可以视作达摩祖师一声武学的最高杰作,定位自然是盖过他早年所创的七十二绝技。当然七十二绝技后期也有后人改进,比达摩时代更强,但毕竟也还都当不起一个至高无上四字。

不过,易筋经的设定其实改动很多,从连载版到最后的新修版,尤其是新修版把游坦之所学划给了神足经,又把易筋经分为汉文和梵文两个版本,就导致这门武功,其实已经确实失去了之前版本中的惊艳表现了。

游坦之从修炼易筋经变神足经

我们知道,新修版游坦之修炼的武功从易筋经改成了神足经,这个修改有不少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但其实细究的话也不能这么讲。之前版本中,易筋经分为图画和梵文字迹两个版本,要说的话,趣味性是有,但合理性其实不怎么样。

首先,易筋经有一个图画版本,图画还是用的隐形墨水写的,达摩老祖是闲得蛋疼给后人出谜语吗?他有什么动机这么干啊,而且按照方证介绍易筋经由来,这是达摩闭关九年间创作的,如果达摩这段时间要过隐形墨水,那么二祖应该有印象吧?那么多少可以猜到达摩可能有留下什么隐形文字吧?

达摩祖师

再就是,神足经可以通过吸纳各自毒虫的毒药将之转化为功力,其实感觉多少也有点不大正派,这么个效果留给易筋经似乎也不是很好。

不过,这么一修改,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新修版开始,易筋经实打实的缺少了作为最顶级神功的表现了。易筋经的强大,一个描述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而新修版出场的几位会易筋经的角色,分别是方证大师、令狐冲、澄观老师侄,这三位都谈不上腐朽,而游坦之则是一个练武资质极差,之前又带有纨绔习气,学武也不认真的人,通过易筋经获得强大武功,这才能体现易筋经作为一门至高无上武学宝典的强大。

游坦之

梵文本易筋经与汉文本易筋经的区别

易筋经分为梵文本和汉文本,两者有别,其实在新修版之前就已可见端倪了,新修版算是进一步明确了,虽然仍有一些朋友持两者没有区别的观点,但个人认为,原文对两者的分别是写的比较明白的了。

首先,梵文本明确需要堪破“我相、人相”这层关口,这层关口说的通俗易懂一些,就是要在修炼易筋经时,不把它当作一门武学,或者不认为这是一门武学,自然而然的去修炼。但这说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易筋经作为一门高深武学,普通人正常来说根本看不懂,能看懂的人又怎么会不把这玩意儿当成武学呢?正因为如此,历代修炼易筋经的人都往往一无所得。


而汉文本就不同了,汉文本则在由二祖和李靖破译之后,常为少林高深武学之根基。

梵文《易筋经》本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千难万难。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地用功,往往一无所得,于是众僧以为此经并无灵效。


《易筋经》本是一门深奥的内功秘诀,二祖神光大师译成汉文之后,在少林寺中传到后世,常为高深武学的根基。但梵文本既为游坦之所毁,后世所传的汉译本《易筋经》亦仅一书一经,更无隐形图字的《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的神异瑜伽术了。

不少人反驳说,根基不能说明汉文本就是弱的,比如九阳神功是乾坤大挪移的根基,但这属于典型的抓错了重点,这里的区别不是根基不根基,而是一个数百年来高僧修炼一无所得,一个是常为根基,意味着是少林寺中一门练成的人比较多的武功。



最直接的证据就在于澄观老师侄,给韦小宝讲述一指禅如何修炼时,他在韦小宝询问怎么练一指禅的时候,先问的是韦小宝易筋经内功练到了几层了?随后解释了少林寺武功循序渐进,练成了般若掌后可以练易筋经,之后澄观继续说自己修炼一指禅的速度是少林历史第三,但内功不大行,指力可能要排到七十名开外了。换言之,这意味着修炼了易筋经且又修炼一指禅的少林和尚都不止有七十个!

韦小宝道:“你从十一岁练起,到了五十三岁时略跪什么门闩(他不知“略窥门径”的成语,说成了“略跪门闩”),那么一共练了四十二年才练成?”澄观甚是得意,道:“以四十二年而练成一指禅,本派千余年来,老衲名列第三。”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老衲的内力修为平平,【若以指力而论,恐怕排名在七十名以下】。”说到这里,又不禁沮丧。

而关于笑傲中易筋经,明显也是汉文本,也有人不服气说以方证的佛学修为,堪破人我二相大有可能,并且方证本人也有证据懂梵文,其实这属于狡辩了,因为书中很清楚,方证曾经说过,自己之所以不把易筋经教给方生,是认为方生学了易筋经后会沉溺于上乘武学而荒废了佛法,并且表示方生修炼易筋经固然有益,但不学也没什么害处。

方证缓缓地道:“佛门广大,只渡有缘。少侠是风老先生的传人,此是一缘;少侠来到我少林寺中,此又是一缘;少侠不习《易筋经》便须丧命,方生师弟习之固为有益,不习亦无所害,这中间的分别又是一缘。”

方证道:“师弟,你天性执着,一切事物拘泥实相,于‘空、无相、无作’这三解脱门的至理,始终未曾参透,于生死这一关,也就勘不破。不是我不肯传你《易筋经》,实是怕你研习这门上乘武学之后,沉迷其中,于参禅的正业不免荒废。”

而令狐冲后面更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修炼的是一门内功,虽然他练内功是为了救命,但仍然不满足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

令狐冲

关于汉文易筋经

虽然新修版梵文本易筋经已经完全没有表现了,而汉文本不具备至高无上武学宝典的定位,但仍然不失为一门极其高深的内功。例如方证在向令狐冲讲述易筋经武学道理时,令狐冲就认为这道理跟风清扬所讲述的剑术理论有相通之处。

方证又道:“《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少侠,练那《易筋经》,便如一叶小舟于大海巨涛之中、怒浪澎湃之际,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尝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从何处用起?”令狐冲连连点头,觉得这道理果然博大精深,和风清扬所说的剑理颇有相通处。

在与任我行的战斗中,方证大师在一段时间预热之后,更是隔空就克制了任我行的内力。

方证大师

在书末方证大师实打实的把易筋经教给了令狐冲,让令狐冲发现这心法每一句口诀都包含无数精奥的道理,而令狐冲在听了汉文易筋经内功后,更是产生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感慨。

方证道:“不敢当!”当下将那内功心法一句句地详加剖析,又指点种种呼吸、运气、吐纳、搬运之法。令狐冲背那口诀,本来只是强记,经方证大师这么一加剖析,这才知每一句口诀之中,都包含着无数精奥的道理。

他叹了口气,说道:“方丈大师,晚辈这些年来在江湖上大胆妄为,实因不知自己浅薄,思之殊为汗颜。虽晚辈命不久长,没法修习风太师叔所传的精妙内功。但古人好像有一句话,说什么只要早上听见大道理,就算晚上死了也不打紧,是不是这样说的?”

三年后令狐冲因为误以为这内功心法是风清扬所传授,对任盈盈感慨说,风太师叔剑术通神外,内功也是当世无双,而令狐冲发生如此感慨,就来自于他对汉文本易筋经的修炼,由此可见汉文本的定位也是绝对不低,不过还是那句话,缺少了梵文本此前实打实的化腐朽为神奇的表现。究竟还是难以当得起一句至高无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游戏   少林   绝学   变动   梵文   达摩   汉文   内功   武功   令狐冲   根基   至高无上   心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