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疼孩子,与生俱来,是母爱的本性。首先照顾好身体,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其它。
妈妈最见不得孩子哭,一哭就心烦意乱,又心烦又心疼,孩子也看出来妈妈这一点,故意用这招撒泼打滚,最后让妈妈同意她的想法。
妈妈千万不要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孩子年龄小,思想还不成熟,意识不到行为的后果,如果妈妈把控不住,吃亏的还是孩子。
1、不为所动
孩子哭着说要去打球,借口锻炼身体,目的是逃避写作业,说得挺好,打完球再写作业、做错题。其实孩子明明很困了,打球只是心血来潮,更多的是想出去放松娱乐一下。
孩子答应得挺好,我打完球再回来学习,其实按照孩子的体力和精力和写作业速度来看,这是根本完不成的事情,属于虚假承诺,孩子自视甚高,以自己的能力完不成学习任务。
孩子哭,妈妈也不要心软,也不要轻信孩子说的话,依照以往的经验判断,出去玩回来就很累了,能写完作业就不错了。果不其然,孩子还没写完作业,就有些犯困了,乎乎地睡着了,别说写错题了。
妈妈心疼孩子,孩子睡着了,别喊她了,明天早晨再写。第二天早起半小时,才把作业写完。这时候妈妈和孩子说:“幸亏昨天没让你去打球,别说做错题了,写作业也写不完。”
这时候孩子不吱声了,知道自己理亏。妈妈有时候不能太相信孩子说的话,执行正确的决定,孩子也会理解妈妈,不再变得任性,以后再有此类事情,会避免再犯。
2、陪伴孩子
孩子发脾气时,简直有点儿歇斯底里,妈妈也不是圣人,也着急生气,两个人难免互相吵闹。
小时候孩子发脾气,还不敢离开妈妈,上了小学胆子大了,可能一气之下,跑进旁边卧室里,锁上门,不让妈妈进去。
妈妈不用急着去开门,让孩子静静地在房间里待一会儿,不用很担心。其实孩子在屋里可能就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看会儿书,看够了,自己就出来了。
这时候孩子会温驯得像个小猫咪,扑到妈妈怀里,也不发火了,孩子的情绪变得很快,妈妈不要太着急。
妈妈如果不放心,准备一把房间的备用钥匙,放在别的屋里,即使孩子生气,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妈妈也能进去,陪伴孩子。
孩子生气不会很长时间,别担心,不要过度娇惯,让孩子有受挫,被拒绝的体验,不然到了学校里,不可能人人都顺着她,到时候总感觉自己受委屈,哭鼻子,适应能力差。
写在最后
爱孩子,就需要科学引导孩子,必要时需要心狠一点儿,不要怕孩子暂时地哭,让孩子哭一会儿,陪伴孩子,雨过天晴才是美丽的彩虹,孩子自制力变强,不任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