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身为开国上将的杨得志将军,在得到一条消息后,立即赶赴荆州市江陵县,他此次前去的目的,就是看望自己多年前的老战友,杨得志跟当地有关部门介绍道:“这位侯礼祥同志,是我的老战友,他曾经当过红军团长,还救过我的命,他的身份我可以作证。”
然而在杨得志看望侯礼祥之前,侯礼祥曾两次到济南军区大院找杨得志证明身份,由于他拿不出证件和十年前杨得志给他写的信,被当地县委怀疑是特务,杨得志得知这一消息后,才赶赴江陵县证明其身份,曾经的红军团长为何会沦落至此?
侯礼祥出生于湖北江陵的一个小村庄,由于家庭贫困,因此在侯礼祥十五岁的时候,为谋求生计,他决定去荆州闯荡,没有文化的他想找一份好工作却不是件容易事。
在经历了一番奔波后,侯礼祥决定投身革命事业,于是在1928年,他参加了江西地方革命,1929年春节,恰好碰上红军扩编,侯礼祥便抓住机会,加入红三军团五师,由于个性乐观坚强,在军中的侯礼祥也获得了战友们的喜爱,他在军中的职务也步步高升,由班长升到连长,并在同年3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红军长征时期,由于组织安排需要,侯礼祥被编入了红一军团,由于出色的表现,他担任红一军的营长,也正是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当时还是一团团长的杨得志。
杨得志待人宽厚,团结同志,侯礼祥深感敬佩,二人也因此结下深厚的战友情,侯礼祥在长征中多次负伤,战功赫赫,长征结束后他也被组织提拔为团长。
然而好景不长,1939年,侯礼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由于伤势太重,不得不退居后方,这也成为这位老兵一生最大的遗憾。
侯礼祥听从安排回到江陵县,组织安排他继续在江陵县开展地下工作,但是,侯礼祥在接到任务不久后,和他一起的共产党员便叛变了,他也和组织上失去联系。
而他自己的身份证件和各种重要证明全部都不见了,他辗转多地都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
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侯礼祥为了生存不得不先回老家种地谋生,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而侯礼祥依旧勤恳地过着耕地喂牛的日子。
此时,很多老兵都遣返回家,侯礼祥和乡亲们也说起了自己曾经的故事,然而村民们根本不相信侯礼祥是曾是红军团长,甚至怀疑他是“特务”,侯礼祥面对村民的质疑,百口莫辩,只能默默承受。
不仅如此,在1959年他还被盖上“不法分子”的帽子,“特务”的身份更加坐实。
1961年,侯礼祥意外在报纸上看到了昔日上级杨得志将军被授予上将的消息,他决定给杨得志写信证明自己的身份。
而身为上将的杨得志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战友,侯礼祥与组织失联后,杨得志也是多方打听他的消息,多次无果,这是因为当时侯礼祥在参加革命登记造册的时候将自己名字写成“李祥”,因此杨得志也没有联系到侯礼祥。
杨得志收到信后兴奋不已,立即给侯礼祥回信,侯礼祥得知老首长就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决定亲自前去。
1971年,杨得志正在办公室办公,哨兵打来一通电话:“以前的老红军来找你了”,杨得志立即让哨兵将侯礼祥请进来。
进门后,杨得志看到衣衫褴褛,皮肤黝黑的侯礼祥激动地问道:“你是侯礼祥吗?”侯礼祥回应道:“是,是我!”时隔42年,两位昔日的战友再次相聚,泪流满面。
1974年,杨得志将军亲自到荆州市江陵县看望老战友,并且带着他找到县委,县委看到侯礼祥后依然对他的身份感到怀疑,杨得志对此说道:“这是我的老战友,他的身份我可以作证”,时隔多年,侯礼祥的身份终于被证明,两位老战友也再次重逢。
此后,侯礼祥享受红军待遇,被评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一直到1991年逝世。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