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股民泪奔,上海贝岭,燃爆了!

来源:市场资讯

半导体板块,在“关税战”阴霾下强势崛起!4月11日周五,板块指数飙升4.88%,超20只个股涨停。

其中,上海贝岭(600171.SH)走势最为“凌厉”:临近午盘几乎直线拉升,1分多钟快速封涨停板。

当日公司登上股吧和同花顺半导体板块人气榜第一。

此前4月7日,沪指暴跌7.34%,该天上海贝岭亦跟随大盘跌停,不过此后快速修复,近3日连涨,区间最大涨近27%,完全收复关税战利空暴跌后的“失地”。

上海贝岭大涨,有其清晰逻辑:

1、绝大部分业务在国内,此前跌停是错杀;

2、最新的国产替代政策利好半导体,上海贝岭的车用模拟芯片领域尤为受益;

3、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已开花结果,业绩正快速释放。

国产车用模拟芯片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紧急通知,明确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集成电路原产地以四位税则号改变为原则,流片地即为原产地。这意味着,通过美国晶圆厂制造的芯片将被我国加征高额关税。

目前,国内车用模拟芯片国产化率极低,新规实施后,国内厂商有望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模拟芯片主要用于处理声音、光线、温度等模拟信号,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当前,德州仪器(TI)、亚德诺(ADI)等海外巨头垄断了国内模拟芯片高端市场,行业整体国产化率仅为16%,而汽车领域的国产化率更低至10%。

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德州仪器、亚德诺等公司获得巨额补贴,进一步加剧了对我国的低价倾销,严重阻碍了我国模拟芯片厂商发展。

中国商务部已于2025年1月启动反倾销调查,此次又出了“原产地”认定新规,可以说对美国的不当竞争正式“亮剑”了。

上海贝岭主营业务是模拟芯片设计,下游主要是汽车电子、能效监测、工控储能等。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为国资委所属央企,是车用模拟芯片领域的“国家队”,将直接受益于这波国产替代。

那么问题也来了:

上海贝岭这样的国内车用模拟芯片厂商,实力到底如何,能接住这波泼天富贵吗?

答案是:能!

上海贝岭早期专注于能效监测和工控储能领域,2019年开始布局汽车电子。尽管2022-2023年受全球半导体行业低迷及海外厂商低价倾销影响,公司业绩连续下滑,2023年亏损6000万元,但主营业务持续保持盈利。

2023年,上海贝岭年报透露一个关键信息:“多款产品进入国内外主流车厂和Tier1”。

Tier1(一级供应商)在汽车行业意味着与整车厂直接合作的核心技术合作伙伴,不仅是零部件供应商,更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

2023年,上海贝岭汽车电子业务收入暴增133%,2024年又暴增113%。

汽车业务的强劲表现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爆发:2024年净利润达3.96亿元,同比增长756.82%,成功扭亏为盈;营收增长31.89%至28.19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当然跟上海贝岭此前在研发领域的深耕离不开。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是1.77亿元,2024年已经提升到4.3亿元,研发费用率从8.73%提升到了15.27%。

在当前复杂背景下,上海贝岭相较同行还有一大优势:供应链稳定。

上海贝岭晶圆制造环节主要依托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大陆流片企业,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完全自主可控。而国内另一龙头圣邦股份主要与台积电合作,原产地新规实施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模拟芯片并不依赖先进制程,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生产品质并无显著差异,只能说上海贝岭更早具备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意识。

政策东风+自身“厚积薄发”,上海贝岭现在可以说是“好风凭借力”,对公司26万股东而言,前景显然值得期待。

最后,从估值来看,目前上海贝岭依然十分便宜。

公司最新市盈率62.2倍,远低于历史平均市盈率(103.69倍),横向对比亦远低于半导体板块整体市盈率(127.2倍)。

可以看出机构对公司也越来越青睐。2024年中期,持有上海贝岭的机构家数是28家,到了2024年末已经达到68家。

(转自:泡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海贝   跌停   市盈率   原产地   半导体   股民   板块   芯片   领域   国内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