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召开第9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这个表态相较于今年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就显得在楼市松绑方面的后续政策出台和实施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
并且,不管是看当下房地产的成交数据,还是看整体的楼市预期,9月份,10月份出大的楼市松绑措施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在楼市的数据确实不太好看,
比如,7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为0.57亿平米和0.53万亿元,环比分别下降45.8%和47.5%,单月销售面积达到2009年以来同期新低,单月销售金额达到2015年以来同期新低。
这就意味着7月份新房的成交数据是非常差的,购房预期进一步下降,并且下降的也不仅仅是购房预期,房地产前端的投资预期同样是下降的,
今年1~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2%,为近28个月最大同比降幅,并且这种降幅的趋势还在加速扩大,
所以现在国务院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恐怕大的松绑措施就真的不远了,当然了,即使出松绑措施,侧重点肯定还是要以去库存为主,比如鼓励改善需求,加大收储力度,
因为现在楼市的库存压力依旧是非常大的,虽然在2024年4月份,高层会议就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这也是自2016年全国楼市去库存之后,时隔8年,再次以“消化存量房产”的形式提出去库存,
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倒逼下,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的发展模式加速形成。从过去依赖高杠杆、高周转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步向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细化模式转变。
一方面,“精准调控增量、深度盘活存量、全面提升质量” 的政策要求,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企业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和质量管控上。例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造绿色环保住宅,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同时,引入智能家居系统,提升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在物业服务方面,企业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优化服务流程,为业主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社区。
另一方面,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存量房市场的日益活跃,房地产企业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能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还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和政策支持。许多企业通过与政府合作,参与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贡献力量。在存量房市场,企业通过开展房屋租赁、房屋改造、房产经纪等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例如,一些企业推出长租公寓品牌,提供高品质的租赁住房产品和服务,满足年轻人、新市民的租房需求;还有一些企业开展房屋改造业务,为老旧房屋进行翻新改造,提升房屋价值和居住品质。
此外,房地产金融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和政策的引导,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支持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可行性。“白名单” 制度的实施,为优质项目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保障。同时,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等,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经济影响,多维度协同共进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对宏观经济有着多维度的深远影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涉及建材、家电、装修、家具等众多行业。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对这些相关产业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在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稳定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有着重要支撑作用。尽管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逐步恢复过程中,但随着政策的持续落实和市场信心的提升,企业的投资意愿逐渐增强。优质项目的增多和资金的有效支持,将促使企业加大土地购置和项目开发力度,从而带动建筑、建材等行业的投资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消费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直接带动住房相关消费的增长,如家电、家具、装修等消费。随着居民购房需求的释放,对这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有助于稳定居民的财富预期,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当房价稳定且购房者预期良好时,居民在其他领域的消费意愿也会相应提高,如汽车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等,从而推动整个消费市场的繁荣。
在就业方面,房地产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从建筑工人、设计师到房地产销售人员、物业管理人员,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为这些人群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新业务模式的拓展,如绿色建筑、智慧社区建设等,还将创造出更多的新兴就业岗位,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民生保障,住房需求再平衡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与变革,最终目的是实现住房需求的再平衡,更好地保障民生福祉。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 年,全国新增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超过预期,大量中低收入群体受益。通过货币化安置、实物配租等多种方式,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住房选择,有效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
同时,随着限购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存量房贷利率的稳定,更多居民实现了住房改善的愿望。合理的住房价格和稳定的市场环境,让居民在购房过程中更加从容,购房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此外,政策的调整还有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投机炒房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确保市场交易的透明化、规范化,让房地产市场真正回归到居住属性,实现 “住有所居” 的目标,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 年 9 月,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明确定调,开启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篇章。政策的持续调整与完善、地方的积极响应与落实、市场的逐步反应与复苏以及行业的深刻变革与创新,都表明房地产市场正在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稳步迈进。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部分城市市场复苏缓慢、企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等,但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为宏观经济稳定、社会民生保障发挥更加积极的支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需要共同努力,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抓住发展机遇,共同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