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速新闻记者 周妮 肖伟伟 陈硕 见习记者 田海宁)9月2日,宿迁市召开1+X新闻发布会,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正式发布《宿迁市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由市残联联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聚焦孤独症人群全生命周期需求,从早期筛查、康复服务、融合教育、社会支持四大维度提出15项具体举措,旨在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全程关爱服务体系,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支持。
据了解,目前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孤独症发病率在各类精神残疾中位居首位。由于孤独症群体的康复干预需要终生全过程介入,去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七部委已出台《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今年江苏省进一步先行探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孤独症关爱服务的年龄段扩展至全生命周期。宿迁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启动孤独症人群 “全程关爱” 专项探索,最终形成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力求让政策覆盖更广泛、服务更贴合群体需求。
在核心目标与重点任务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到2028年末,我市将普遍建立健全孤独症人群早期筛查干预、康复救助、融合教育、家庭支持、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全链条关爱服务体系,显著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同时营造更加浓厚的“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孤独症人群的社会氛围。
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将重点推进四大类工作。健全早期发现与干预支持体系。将通过强化科普宣教提升社会认知、开展全方位筛查、提高专业诊断能力、优化康复服务质效,为孤独症人群搭建“早发现、早干预”的第一道保障线。提升康复服务供给与质量。主要从优化定点康复机构布局与支持、规范康复服务与评估监管、探索康复新技术与模式应用三个方面提供康复服务供给和质量。深化融合教育与职业发展支持。主要从保障平等接受教育权利、拓展融合教育资源与实践、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与就业衔接四个方面深化融合教育和职业发展支持,助力孤独症人群更好地融入校园、走进社会。构建全方位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主要从健全多元化保障救助体系、完善托养照护服务模式、强化家庭赋能与互助支持、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岗位四个方面构建全方位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
为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下一步我市将从多方面强化保障。在资金支持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按规定统筹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彩票公益金等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慈善资源投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多渠道丰富、增加服务供给,保障各项服务有效开展;在人才支撑上,建立市级孤独症关爱服务专家指导团队,将孤独症康复、教育、社会工作等人才纳入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医务人员、康复师、特教教师、社工、就业辅导员、家长等各类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每一项关爱举措都能落到实处、惠及群体。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